第2讲-中国环境地质分区.pptVIP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讲-中国环境地质分区

第一节 我国的环境地质分区 建国以来,我国许多部门,在矿产资源和各项工程建设的勘察工作中对我国的地质环境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地质学科的发展,我国更为重视从生态观点去研究地质环境,特别重视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资料。 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开展了区域环境地质研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规划、环境保护、国土开发与整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多种多样的环境地质图是直观反映环境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形式,它可从多方面反映我国的区域环境地质特征,分析研究全国不同地区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满足区域性的、全国范围的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国土开发宏观规划与决策的需要,满足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地质环境宏观管理的需要。 一、我国的环境地质分区 (一)环境地质分区的基本原则 1.自然地质条件与人类活动因素相结合 同一种地质环境对不同形式的人类活动的反应不同,所以在考虑自然地质条件,研究组成地质环境的各种主要组分特征的同时,必然考虑各种人类活动因素,研究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综合因素与主导因素相结合 由于组成地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很多,同时又要考虑人类活动因素,因此,必须在综合分析各要素后,抓住突出的主要矛盾加以概括。 3. 重视与环境地质问题有关的要素 分区时应以地貌、岩性、构造、气候和人类活动等与环境地质问题关系最密切的因素的地区差异为主要分区依据。 (二)环境地质区和环境地质亚区的划分指标 1.?环境地质区的划分指标 对于小比例尺图件的一级分区,区域自然地质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岩性和地质构造 )是决定地质环境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自然地质地理条件(大地貌单元)是一级分区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指标。 2.? 环境地质亚区的划分指标 环境地质亚区的划分主要反映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环境的特征、人类活动的程度、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划分第二级分区时,主要考虑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和程度特点,同时考虑次一级的地貌、岩性构造和人类活动等指标。按原则,亚区命名就应为地理名+环境地质问题,但这样将使亚区名称繁长,故仍以地理名+地貌单元命名。 4. 相似性与差异性 按照不同级别的区域,由地质环境、人类活动和环境地质问题三个方面,概括环境地质单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5.动态原则 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下,有时变化十分强烈和迅速。由于分区目的之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所以表现未来可能的状况意义更大。因此,分区应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环境地质分区综合反映地质环境特征评估、人类活动强度评估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其中以人口密度(表9-1)作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的依据。主要根据地貌类型、地质构造的活动性以及岩石类型定性作为地质环境评估的依据。比如一个地区以高山为主,构造活动强烈,且以碎屑岩为主的,那么这个地区的地质环境评估为“脆弱”。 地质演化表 第二节 我国环境地质分区概述 Ⅰ 华北、东北平原丘陵山地环境地质区 本区包括黄淮海平原、燕山山地、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区之一。本区属湿润一半湿润气候,自南东向北西,年降水量由800毫米衰减至300毫米。以我国两大平原为主体,北中部被山地所围。平原即是我国主要的工农业区,也是富产石油的能源基地。山地为我国集中连片的大面积森林区,同时也蕴藏煤炭、黄金和其它矿产资源。区内活动断裂水平位移速率在5毫米/年以下。东北地区强震成带现象不明显。华北地区地震活跃,与我国西部地震活动度相差一个量级。人口在平原和工矿区集中,东北平原人口密度为100—400人/平方公里,华北平原为200—600人/平方公里。区内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12个,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本区发生地下水位区域下降、地下水质恶化和地面沉降的城市较多。燕山、辽西和辽南山地滑坡和泥石流较发育。济南—徐州—淮北一带较易发生地面塌陷。松辽平原北端局部土壤侵蚀强烈。环渤海沿岸海水入侵较严重。 Ⅰ1 东北高纬度多年冻土环境地质亚区 本亚区包括大兴安岭北端及其北部伊勒呼里山以北地区。为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本亚区属寒温带气候,大部分为海拔500—1 000米的山区,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多年冻土层发育,厚度北部为120米,向南减至30米,再南为岛状分布,厚度减至10多米以至几米。由于永冻层的存在,地表水不易下渗,使土壤表层长期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沼泽化。本亚区属原始林区,人口稀少,人口密度为1—10人/平方公里。以林业为主,是全国永久性的林业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春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