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学第七章自然灾害事故的危害与防护急救稿件文件材料.ppt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教学第七章自然灾害事故的危害与防护急救稿件文件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 * 体育学院 第七章 自然灾害事故的危害与防护急救 火灾的危害及其现场逃避与急救处理 洪灾的危害及其现场逃避与急救处理 地震的危害及其现场逃避与急救处理 体育学院 一、火灾的危害及其现场逃避与急救处理 引起火灾的原因及分类 原因 火灾发生必须有三个条件,即有一定的温度、可燃物质、助燃体(氧气)。引起火灾的原因极多,常见有以下几种: 1.森林火灾,可由人为或自然因素所致; 2.人为自然因素引起的油库火灾; 3.工厂内各种可燃物品管理不当造成火灾; 4.生活用火或用电不当; 5.烟花爆竹管理不当或燃烧不全; 6.交通事故引起油箱燃烧等。 体育学院 火灾逃生中的错误行为 发生火灾后大喊大叫; 原路返回逃生; 向光朝亮逃生; 逃生中盲目追随; 由高处往低处逃生; 冒险跳楼逃生。 体育学院 预防措施 熟悉居住环境,留心疏散通道 通道出口应保证畅通无阻 切实整改火灾隐患 养成良好的用火习惯 不用汽油等易燃体引火;倾倒炉灰前一定要完全冷却;不乱扔烟头和火柴梗;油灯、手笼、蜡烛、蚊香,不放置在可燃物上,并远离可燃物;不在可燃物较多及其他严谨燃放的场合燃放烟花爆竹;在森林和野外不能随意丢烟头,等等。 普及消防知识 体育学院 二、洪水灾害的危害及其现场逃避与急救处理 洪水灾害的类型 暴雨 山洪 融雪洪水 冰凌洪水 溃坝洪水 体育学院 洪水灾害的主要危害 淹溺:洪水发生时,由于水面宽阔、水流急、浪头大,瞬间可造成很多人淹溺。 碰伤、挤压伤:洪水可引起房屋倒塌,继而导致人体砸伤和挤压伤,严重创伤可使人休克和感染机会增加。 感染:受害者和抢救人员因长期在水中浸泡,可引起烂足病、皮肤病和各种皮肤感染。 中暑:天气炎热情况下,常可造成人员中暑。 水灾后疫病的流行: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痢疾、肝炎、霍乱、血吸虫病等,可在疫区内流行。 体育学院 洪水灾害后的自救与互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较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塑料泡沫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被洪水卷入或落水后,应保持镇静,切勿大喊大叫,以免水吸入呼吸道,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如木板、树干等,寻找机会逃生。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体育学院 洪水过后的预防措施 水灾后由于环境受到污染、居住条件和饮食饮水卫生条件遭到破坏等原因,常引起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因此,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加强卫生宣传,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加强人畜粪便管理,在疫区内开展“除四害”活动。 普遍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口服预防药物。 发现有传染病人,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 体育学院 三、地震的危害及现场逃避与急救处理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中国的地震主要是板内地震(板内地震是指板块内部发生的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中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 地震灾害的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的多,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灾害具有典型的灾害链特征,既有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以及地表的破坏和海啸等直接灾害;又有因地震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对生命财产造成灾难性影响的次生灾害,包括火灾、水灾(海啸、水库垮坝等)、传染性疾病(如瘟疫)、毒气泄漏与扩散(含放射性物质)、其他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社会动乱(大规模逃亡、抢劫等)。 *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