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政史地]第四讲 戊戌维新运动ppt.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第四讲 戊戌维新运动ppt

第四讲 戊戌维新运动 问题: 一、维新运动是如何形成规模和气候的? 二、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改革运动? 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四、维新变法对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五、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不同结局? 什么是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云: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蕴涵丰富的哲理,引起古代先哲的高度重视。) 《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示出求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 今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原因: 远因:长期闭关政策所致 西方列强的环逼,民族危机加深 外因:俄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刺激和鼓励。 近因:甲午失败、船坚炮利政策的失败。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帝党和后党之争,满汉贵族矛盾。 “欧洲人之言曰:支那者,世界之天府也。世界之天府,当与世界共之;非一种人之所得私也(此欧洲瓜分主义)。亚洲人之言曰:支那者,亚洲之中坚也。亚洲之境壤,当亚洲自治之;非他种人之所得攘也(此日本独吞主义)。”(《论日本东方政策》) 1、维新派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梁启超《新民说》: 国也者,积民而成也。国之 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经脉、血抡也。……欲其国之安享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 新者,即革新也。所谓新民思想,就是要革新人的思想。有了新的思想,才有可能培养出有自由、有个性、具备独立的人格、有权利、守义务的新国民。 评价: 梁启超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变革的一生,也是矛盾的一生。从其师从康有为学习中国正统儒家文化开始,到戊戌政变,再到接受西方思想,受其影响。其思想几度变化,在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之间徘徊。虽然他有徘徊、有犹豫,但是他一生的理想没有变化,他终生为他的理想而奋斗。他的信念没有过丝毫的的徘徊与动摇。 2、维新派的宣传活动 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向皇帝上书。康有为七次上书。 (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等书。) 办学会。 (著名的有 强学会、南学会、 保国会等。) 设学堂。(重要的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主持的长沙时务学堂等。) 办报纸。 (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 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庞大守旧势力集结在慈禧太后的周围,拼命维护既得利益。 维新势力主要是知识分子、帝党官员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没有军权、财权、基地。 梁启超说: “满人之仇视皇上也,谓皇上有私爱于汉人,有偏于满人!…..” “”今满洲某大臣之言曰:‘变法者,汉人之利也,而满人之害也’,满人之阻挠变法,惑于斯言也。…. (《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 在这样受满人排挤、压迫、攻击之下,维新救国,变法图强,真是一个荒唐的幻梦。 四岁进宫,如进监狱,满清权贵不重视他。谭梁启超说:“… 初,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势,君不之信。及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命君拟旨。先遣内侍捧‘历朝圣训’授君,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令查出引入上谕中,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云。君退朝,乃告同人曰:今而知皇上之真无权矣。至二十八日,京朝人咸知懋勤殿之事,以为今日谕旨将下而卒不下,于是益知西后与帝之不相容矣!” (谭嗣同传) “自古无主权不一之国而能成大事者。今皇上天 睿圣,然无赏罚之权。全国大柄,皆在西后之手,而满人之猜忌如此,守旧大臣之相忌如此,何能有成!阿兄速当出京养晦矣。 ---《康广仁传》 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儒家大同学说 3,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 康广仁说: “我国改革之期,今尚未至。且千年来,行愚民之政,压抑既久,人才乏绝;今全国之人才,尚不足以任全国之事,改革甚难有效。今科举既变,学堂既开,阿兄宜归广东;卓如宜归湖南;专心教育之事,著书,译书,撰报,激励士民爱国之心,养成多数实用之才。三年之后,然后可大行改革也。” 4,康有为个人存在的缺陷。 康广仁对康有为的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