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学]第五章 记忆.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五章 记忆

第五章 记忆 大连教育学院 林学斌 第一节 概述 一、记忆 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意义: 1、记忆是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2、记忆是人类学习知识的前提。 第一节 概述 二、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识记:获得知识的过程,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2.保持:已获得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 保持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动态过程。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3.再认、回忆 过去经历的事不在眼前,能够在头脑中重新呈现,是回忆; 过去经历的事在眼前,能够加以确认,是再认 第一节 概述 三、记忆的种类 (一)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二)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记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第一节 概述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机能定位说——在右半球,额叶、颞叶 (二)记忆机能整体说——在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三)SPI理论——多重记忆系统,串行、并行、独立,记忆系统与记忆过程 (四)记忆分子说——生物大分子是信息储存单元,DNA和RNA是记忆信息的化学分子载体。 第二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 第二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 一、感觉记忆 (一)感觉记忆的存储和编码:斯佩林的实验,感觉登记 (二)感觉记忆的种类:图像记忆、回声记忆 (三)感觉记忆的特征 容量很大;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 感觉记忆的信息是未经加工的; 感觉记忆中部分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模式识别) 第二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 二、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容量:7+2个组块,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影响容量 (二)短时记忆的编码:先视觉编码,后听觉编码、 (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 第二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 三、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编码:类别群集、联想群集(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主观组织 (二)长时记忆的存储: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境记忆与语义记忆 (三)保持量的的测量 1、回忆法: 2、再认法: 3、再学法: 4、重构法(重建法) 第二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回忆:有意回忆与无意回忆,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 再认:影响再认的因素: 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当前事务与以前经验的相似程度 第三节 遗忘规律 一、遗忘的概念及种类 遗忘是指认识过的材料(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会议或再认的现象 分暂时性遗忘与永久性遗忘 第三节 遗忘规律 二、遗忘的主要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进程不均衡; 先快后慢   第三节 遗忘规律 二、遗忘的主要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影响遗忘的因素 材料的性质、数量 材料的序列位置: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学习程度:150% 情绪体验   第三节 遗忘规律 三、遗忘的原因 (一)衰退说: (二)干扰说: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三)压抑说: (四)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   第四节 表象 一、表象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称之为记忆表象。它是同形象记忆有关的回忆结果。(不同于后象) 二、表象的种类 根据表象来源,分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 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个别表现和一般表象 遗觉像: 第四节 表象 三、表象的特征 形象性 概括性 可操作性 四、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基本表现理论:表象是信息编码最基本的形式,可以被操作 (二)双重编码理论:表象编码加工具体的信息,言语编码加工抽象信息;两种系统可能重叠,也可能一种占优势 第四节 表象 五、表象的作用 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正确认识外界事物的参照 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第五节 中学生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 一、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二、有效的记忆策略 三、记忆术 保持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更简略和或概括; 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某些特点更突出、夸张或歪曲。 关于阅读印第安人和鬼打仗的故事,过一段时间让他们把故事回忆起来的实验,证明上述观点。    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 记忆回涨现象:既记忆恢复。记忆恢复是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一般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识记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减少,甚至遗忘。 可以用回忆、再认和重读时节省的学习时间三种记忆指标来测量识记过的材料保持的情况。? 通过实验得到:儿童最好的回忆成绩不在当时,而在识记后的2~3天内。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