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PPT.ppt

[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PPT.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PPT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 2、资源承载力 1949年,威廉·福格特在《生存之路》中,以粮食为标准研究了土地资源承载力。同时,美国的威廉·阿伦在土壤不发生退化的前提依据下,给出了土地承载力的定义:某个区域能永久地供养的人口数量与人类的活动水平。 Meadows等人所著的《增长的极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强调了资源的限制性作用,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世界范围内的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评价,构建了著名的“世界模型”。 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应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从资源对人口的限制角度出发,讨论了该国的土地承载力,提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土地承载力。 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同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测算每平方千米土地所承载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 1974年,Bishop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区域所能够永久地承载的人类活动的强度”。 1978年,Schneiaer则强调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自然或是人工环境系统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 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思想的提出,承载力研究从单种资源研究发展到更为宏观的系统综合性研究,强调系统的整体效应。 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此后,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的负荷量”。 四、国内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兴起。 关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由石玉林、陈百明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该研究采用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以土地资源子系统作为约束系统,人口消费水平子系统作为需求目标系统,通过将各个子系统进行平衡,并相互反馈匹配,来估算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基础上所能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的能力(封志明,1994)。 其他有代表性的有:黄淮海平原土地承载力研究(李久明等,1988);青海省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研究(杨晓鹏等,1993);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邓永新等,1994)等等。 2、环境承载力 比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由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叶文虎等1992)。 对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刘殿生(1995)以秦皇岛市为例,探讨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和测算的方法; 彭再德(1996)则明确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 徐强(1996)以湖南省铁矿资源的承载力为例,从资源经济承载能力和资源人口承载能力两个方面对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王民良(1996)以二氧化硫为污染物代表,对上海市现有的大气污染源进行了归类,并应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出在不同环境质量目标下,全市范围内大气污染物的环境承载能力; 王玉平(1997)则建立了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与计算模型,并对现有资源和预测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作了定量计算和分析,预测了未来矿产资源人口承载数量; 洪阳和叶文虎等专家(1998)把环境承载力的指体标系分为三类:自然资源支持力指标、环境生产支持力指标和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指标。 3、生态承载力 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杨贤智(1990)认为生态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客观属性,是生态系统承受外部扰动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劣。 王中根、夏军(1999)将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定义为:在一定时期与一定的环境状态下,一定的区域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支持能力,综合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王家骥(2000)认为由于生物是系统功能的核心,生物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 高吉喜进一步发展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