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4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1.4 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1.4 塑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1、屈服现象: (1)不均匀的塑性变形, 平台或锯齿; 外力恒定, 试样继续伸长; 或外力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突然下降,随后,在外力恒定下,继续伸长变形。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2、屈服强度(表征屈服的性能指标): (1)金属材料屈服强度(σs): 屈服时所对应的应力值。 σs=Fs/A0 通常把σsl作为屈服强度(屈服点)。σsl=Fsl/A0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二、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 3、屈服强度意义: (1)作为防止因材料过量塑性变形而导致机件失效的设计和选材依据; (2)根据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屈强比)的大小,衡量材料进一步产生塑性变形的倾向,作为金属材料冷塑性变形加工和确定机件缓解应力集中防止脆断的参考依据。 三、影响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因素(自学) 1、晶体结构: 2、晶界与亚结构: 3、溶质元素 4、第二相: 5、温度 6、应变速率与应力状态 四、应变硬化(形变强化) 0、定义: 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形变应力提高的现象。 四、应变硬化(形变强化) 1、应变硬化机理: (1)金属材料: ①多系滑移: 位错交互作用→形成割阶、位错锁和胞状结构等 →位错运动阻力增大→产生应变硬化。 ②交滑移: 刃位错随应变增加→密度增大→产生应变硬化。 四、应变硬化(形变强化) (2)高分子材料: 屈服后由范德瓦尔斯键变成共价键, 提高强度,造成应变硬化。 四、应变硬化(形变强化) 2、应变硬化指数(金属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1)Hollomon公式: S=Ken n为应变硬化指数;K为硬化系数。 (2)应变硬化指数n : 反映了材料抵抗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 n =1→完全理想弹性体; n =0→S=K=常数→ 没有应变硬化能力。 n =0.1~0.5 (3)n值和屈服点σs大致呈反比关系: 即nσs=常数。 四、应变硬化(形变强化) 3、应变硬化的意义: (1)加工方面: 使金属进行均匀的塑性变形, 保证冷变形工艺顺利实施。 (2)应用方面: 可使金属机件具有一定的抗偶然过载能力, 保证机件使用安全。 (3)应变硬化是一种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 如低碳钢、奥氏体不锈钢、有色金属等。 五、抗拉强度与缩颈条件 1、抗拉强度: 最大实验力所对应的应力。 σb=Fb/A0 抗拉强度标志着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 五、抗拉强度与缩颈条件 六、塑性与塑性指标 塑性: 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意义: 防止偶然过载造成危害; 保证机件正常运行; 有利于塑性加工和修复。 六、塑性与塑性指标 1、伸长率指标: (1)最大应力下非比例伸长率δg,即 δg=ΔLg/L0×100% (2)最大应力下总伸长率δgt ,即 δgt=ΔLgt/L0×100% (3)断后伸长率δ,即δ=ΔLk/L0×100% 六、塑性与塑性指标 (4)分析(试棒尺寸的确定): 缩颈前均匀伸长ΔLg=βL0; (塑性伸长) 缩颈后局部伸长ΔLN(ΔLN=ΔLk-ΔLg)(塑性伸长) 六、塑性与塑性指标 2、断面收缩率: 试样拉断后, 缩颈处横截面积(A1)的最大减缩量; 与原始横截面积(A0)的百分比, 符号ψ表示,即 ψ=(A0-A1)/A0×100% 七、超塑性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 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 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2、分类: 相变超塑性: 在变形过程中发生相变的超塑性。 结构超塑性: 在纯金属和单相合金的稳定结构中得到的超塑性。 七、超塑性 3、条件: (1)超细晶粒,晶粒尺寸达微米量级,且为等轴晶; (2)合适的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在0.4Tm以上, 应变速率一般大于或等于10-3s-1。 (3)应变速率敏感指数较高, 出现超塑性的条件是0.3≤m≤1。 4、特点: 应变前后,晶粒基本上保持等轴状态。 晶界滑动产生的应变εg 在总应变εt中所占比例一般在50%-70%之间。 屈服 应变硬化 缩颈 拉伸伸长 断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