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安全学原理 第3章 安全认识论.ppt

[工程科技]安全学原理 第3章 安全认识论.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安全学原理 第3章 安全认识论

第3章 安全认识论 本章内容 安全的属性 事故的类别及其构成要素 事故的基本特征 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预防原则 3.1 安全的属性 安全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科学技术、人的生理和心理 社会属性——社会科学、社会安全 安全与事故的关系—对立统一、相互依存 安全的极向性: 安全程度与事故频度的两极性 安全程度与事故可能性的两极性——如粉尘危害 安全程度与事故后果的两极性 避免事故的有限性 3.2 事故的类别及其构成要素 一、与事故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事故——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生产事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工伤事故——又称因工伤亡事故。指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二、事故的构成要素 工伤事故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伤害部位 伤害种类 伤害程度:分为死亡、重伤、轻伤 死亡——损失工作日6000日以上 重伤——损失工作日105~6000日之间 轻伤——损失工作日1~105日之间 三、工伤事故类别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器工具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刺割 高处坠落 四、工伤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未经认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冒险作业或高速操作 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 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 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 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不安全行为与人的素质、训练、教育程度有关。 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或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 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 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 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防护用具存在缺陷 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 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 管理缺陷 技术缺陷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 教育培训不够,工人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 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自然环境的异常 生产环境不良 事故处置措施不当 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未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一旦发生事故,未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 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不妥当 3.3 事故的基本特征 事故的因果性 指事故是由许多因素互为结果连续发生的结果 启示:砍断事故因素的因果链 事故的偶然性 指事故的发生是一定条件下的随机事件,某一特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不定,无法预测,事故后果难以准确预知。 启示:分析原因,减少事故概率。 事故的规律性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启示:认真总结分析,找出事故规律,以便预防。 事故的潜在性 指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隐患)未被发现或未重视。 启示:提高安全意识,掌握隐患识别技术 事故的重复性 指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启示:总结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可预测性 事故的可预测性建立在对事故规律的充分认识和掌握基础之上。 事故预测的目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危险,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启示:研究掌握事故规律,掌握事故预测技术 事故的复杂性 指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人、物和环境,因此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3.4 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模式理论:说明事故的发生 、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 目的: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 也可以说事故致因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做的逻辑抽象和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3.4 事故模式理论 国内外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有10多种,其发展过程如下: 1919年,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H·Woods)提出了“事故倾向性格”论 1936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W·H·Heinrich)所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 ) 1949年,葛登(Gorden)利用流行病传染机理来论述事故的发生机理,提出了“用于事故的流行病学方法”理论 1961年,由吉布森(Gibson)提出,并在1966年由哈登(Hadden)引伸的“能量异常转移”论。 1969年,由瑟利(J.Surry)提出的以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为基础描述发生因果关系的一种事故模型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