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力学》教学课件第十二章弯曲应力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在梁的剪力和弯矩知识基础上讨论梁的应力问题,主要介绍梁弯曲时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学习时要了解弯曲的平面假设和弯曲正应力公式及弯曲切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公式的适用范围。要熟练利用弯曲的正应力公式和切应力公式对梁的弯曲进行强度校核,了解提高梁承载能力的措施。 教学重点 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矩形、工字形和圆形梁的切应力; 最大正应力及切应力; 梁弯曲时的强度校核。 教学难点 梁弯曲时截面正应力公式推导过程; 梁弯曲时截面上的切应力; 梁弯曲时的强度校核; 实际工程中提高梁承载能力的措施。 三、 静力学关系 如图所示的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作用剪力Q。现分析距中性轴z为y的横线上的剪应力分布情况。 经分析可以假设: (1)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切应力方向均平行于剪力 。 (2)切应力沿截面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本章小结 1.梁平面弯曲时正应力计算,在平面假设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的假设前提下,推导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 最大弯曲正应力为 该公式可以推广到横力弯曲情况。 本章小结 2.梁弯曲切应力计算。以矩形截面为例推导出弯曲切应力计算式为 该式原则上也适用于工字形、圆形等截面梁的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计算。 3.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强度计算。梁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切应力强度条件为 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进行梁的强度校核、截面设计、许用载荷计算等。 本章小结 4.根据梁的弯曲应力计算与强度条件,提高梁的弯曲承载能力的相关措施有:合理选择梁的横截面、合理布置梁支座与受力状况及采用等强度梁。 谢谢大家! 式中, Q为所求切应力面上的剪力; IZ为整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Sz*为过所求应力点横线以外部分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b为所求应力点处截面宽度。 A* z y y yc* Q t方向:与横截面上剪力方向相同 (不考虑正负号); t大小: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沿高度h分布为抛物线。 中性轴上有最大切应力, 为平均切应力的1.5倍。 二、工字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研究方法与矩形截面相同,切应力的计算公式亦为 工字形截面梁由腹板和翼缘组成。 矩形切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在翼缘上切应力很小,在腹板上切应力沿腹板高度按抛物线规律变化。 槽形截面和T形截面腹板,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上,其值为 对于腹板,B远大于b,故最大切应力和最小切应力相差很小近似为 或 可以从型钢表中查得。 三、圆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例12-4 T形铸铁梁受载荷情况如图示, 试求梁的正应力、切应力强度条件。 解 (1)求支座反力。 由静力学平衡方程可得 (2)绘制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最大剪力为 最大正弯矩为 最大负弯矩为 。 (3)正应力强度校核。 (4) 切应力强度校核,该梁上剪力 最大值发生C截面右侧。 所以该梁是安全的。 第四节 提高梁承载能力的措施 梁的承载能力与其所用材料、横截面形状与尺寸以及梁的受载情况等因素有关。 一、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 若梁的高度大于宽度,水平时承载能力要强一些! 合理设计截面 用Wz /A来衡量截面形状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二、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 合理布置支座 合理布置载荷 F 三、采用变截面或者等强度梁 同理可得 * * 第一节 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第二节 梁弯曲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第三节 梁弯曲时截面上的切应力 第四节 提高梁承载能力的措施 第十二章 弯曲应力 某段梁的内力只有弯矩没有剪力时,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没有切应力,该段梁的变形称为纯弯曲。如DE段。 P P a a D E Q M x x 纯弯曲 第一节 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 B 某段梁的内力既有弯矩又有剪力时,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该段梁的变形称为横力弯曲。如AD、EB段。 横力弯曲 (1)横向线(ab、cd)变形后仍为直线,但有转动; 梁的纯弯曲实验变形特点 b d a c a b c d M M (2)纵向线变为曲线,且上缩下伸; (3)横向线与纵向线变形后仍正交; (4)横截面高度不变。 一、变形几何关系 1.变形现象和假设 (2)单向受力假设:纵向纤维间无挤压、只受单向拉伸和压缩。 (1)平面假设: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只是绕中性轴发生转动,距中性轴等高处,变形相等。 两个假设 两个概念 (1)中性层:梁内一层纤维既不伸长也不缩短,因而纤维不受拉应力和压应力,此层纤维称中性层。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