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地震灾害.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的地震灾害

三、台灣的 地震災害 3.1 原因 1.地震的起源 在十八世紀地質學抬頭起來,地震就從地形變動現象觀點來 考慮 。地震的成因很多,舉凡火山爆發、地面突然塌陷 、地下核 爆 、山崩、隕石撞擊地面及斷層錯動等均可能引發地震 。在諸多 成因裡,以斷層錯動引發的地震最多也最主要, 。全世界百分之九 十以上的地震屬之。 2.板塊構造 要了解目前地球上層的構造及解釋地震發生的原因可由板, 塊構造學說 (Plate tectonics )來說明。板塊構造學說是二十世紀 地球科學最重大的成就 所有有關地球地殼之演化, ,均可由板塊 學說加以闡逑。 該學說認為地球地表一百公里範圍為岩石圈 ,代表板塊本身, 而一百公里至二百公里為軟流圈,是較易變形的部份 ,岩石圈 「浮」在軟流圈上移動 圖( 3.1 )。 圖 3.1 地球內部構造及板塊構造運動示意圖 地球內部構造分為三部份 :地殼 、地函及地核 。其中地函又 分為上部地函及下部地函,地核分為外核及內核 。而岩石圈則包 含地殼及部份上部地函 ,是剛硬的 ,而軟流圈則為另一部份上部 地函 ,具有塑性。岩石圈 “浮 “在軟流圈之上 ,由板塊構成 。板 塊生成在中洋脊 ,在隱沒帶消滅如此循環運動 圖( 3.1 )。 板塊分為兩種類型 :海洋板塊及大陸板塊,海洋板塊由密度 較大的矽鎂質岩石構成 ,偏向基性 ,大陸板塊則由較輕之矽鋁質 岩石構成 ,偏向酸性 。所以當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碰撞時 較, 重的海洋板塊會隱沒 (及沒入 )到大陸板塊之下,為隱沒作用板 塊內部較為剛性 因此地震發生在板塊與板塊相互作用處, 即板, 塊邊緣 。台灣地震即是在菲律賓海板塊 (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 板塊 (大陸板塊)相互作用下產生 。 3.斷層型態 地震大部分是由斷層錯動所引發 ,當地層錯動而造成地震 時 ,斷層兩邊的地層做相對的運動,相對運動實際上被一個面所 區隔 ,此區隔面稱為斷層面 (fault plane )(圖 3.2 )。相對運動的 形態決定斷層的類型 。 圖 3.2 斷層描述 斷層基本上可分為三種形態: (1)由張力造成的正斷層 (normal fault ) (2)由壓力造成的逆斷層 (thrust fault ) (3)由剪力造成的平移斷層 (strike-slipe fault ) 圖 3.3 斷層分類 通常斷層很少有純粹的正斷層 、逆斷層或平移斷層 ,大部分 斷層可能由正斷層(或逆斷層 )與平移斷層組合而成斜滑斷層 。 台灣地區受地殼運動與構造影響 ,多屬逆斷層。 4.常見名詞 (1) 震源與震央: 震源 (hypocenter )指地震發生的位置 ,震央 (epicenter ) 指震源正上方的地表位置 ,兩者之間的距離稱之為震源深 度 。 (2) 地震的大小描述 一般說來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以地震釋放的能量 ,也就是 規模 (Magnitude )來描述,所謂的規模是一個沒有單位的 實數 ,目前世界通用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 ,乃美國地震學 家芮希特教授在1935 年所提出,一個地震只有一個地震規 模 ;而另一種則是以地震時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動的激 烈程度,或物體因受震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來描述 ,稱之 為震度 (intensity ),現今地震儀器已能詳細描述地震的加 速度 ,所以震度亦可由加速度值來劃分 ,我國的分級標準 如表 3.1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