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
层次 (一)题记,交待本诗的写作缘起;前三节,展现了北方人民在战争年代所蒙受的灾难与不幸。 (二)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自己深深地热爱和崇敬“悲哀的北国”。 * 北 方 艾青 1、“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谁? 2、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北方是悲哀的”? 3、北方悲哀的原因是什么? 4、诗人写驴子、小河、雁群这些意象,有何寓意? 5、在作者笔下,北方是悲哀的、不美的,那作者为何还爱这片土地呢? 6、诗人到底爱上北方的什么地方? 7、诗歌最后的“言语”和“姿态”有什么特殊含义? 8、文章最后提到我们的祖先,为什么? 整体感知 课前疑问 整体感知 了解艾青 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 华人。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 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诗成名,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 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 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本诗写于1938年2月4日潼关,当时抗日战争 爆发初期,华北、东北早已沦陷,就在那样一个年 代一个寒冷的冬天,流徙途中的艾青,面对荒凉的 村庄、遍地的饿殍,面对人民的痛苦生活,不禁有 感而发写下了《北方》。 整体感知 资料补充 艾青在诗集《北方》的序文中说:“我是酷爱 朴素的,这种爱好,使我的情感毫无遮蔽,而我又 对自己这种毫无遮蔽的情感激起了愉悦。很久了, 我就在这样的境况中写着诗。”这短短的几句真诚的 自白,对于了解这首长诗乃至艾青一生的诗,都是 一个极为重要的提示。《北方》这首诗最为鲜明的 艺术特色就是朴素,情感毫无遮蔽。 ——牛汉《朴素的情操》 整体感知 课文朗诵 走进诗歌 1、说说诗人笔下的北方是怎样的景象? 2、具体的意象有哪些? 一片暗淡的灰黄 荒漠的原野 土色的忧郁 孤单的行人 悲哀疲乏的驴子 修长寂寞的道路 灰暗的天幕 枯干的小河 枯死的林木 低矮的住房 惶乱的雁群 走进诗歌 3、从这些景物可以看出,北方具有什么特点? 悲哀 苍凉 生存的孤苦无奈 不安 悲苦 逃亡 灾难与不幸 贫穷与饥饿 走进诗歌 4、原来的北方充满了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而今诗人看到的是一片暗淡的灰黄,那是由于什么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中国,使中华 民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整个中国处于灾难深 重之中,民不聊生。这些景象与严冬的严寒和 肃杀相互映衬,成为中国当时现实的真实反映 和象征。 走进诗歌 5、朗读第3节,谈谈第3节的作用。 可以看作是对前面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 说北方正处于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中,其 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 是当时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命运。为下文的抒 情蓄势! 走进诗歌 6、面对悲哀的北方,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是怎样的态度呢?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渲染北方的灰暗、苍凉? 热爱 为了反衬作者爱得深沉、爱得痛苦,正 因为爱得深,才伤其痛,也正因为伤其痛, 才爱得深。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42年2月22日在里约热内卢寓所里与夫人双双自杀。原因是代表着作家精神家园的欧洲已经沦陷,作家对此感到绝望。 1938年,中国北方大片国土沦陷,诗人艾青没有自杀,没有殉国。 你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的选择? 生是源于民族必胜的信心;死是对人类苦难的绝望。 死的人高贵,活着的人同样在表达对苦难的不屈。 走进诗歌 7、诗人三次用了“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那为什么作者要“爱这悲哀的国土”呢?“爱”有哪些具体的含义?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养育了古老的民族 崇敬 感恩 自信 继承 走进诗歌 8、总结。 这首诗歌写于抗战初期,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号召人们去战斗,但在诗歌的结尾,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抱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这样一个古老而坚强的民族不会灭亡,这在当时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是具有振奋和鼓舞作用的。 走出诗歌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938年11月17日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2(课后练习答案).ppt
- U9-Cost-成本会计-2.1.ppt
- Unit-3--专有名词英译.pptx
- 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Section-B-2a-2e课件(PPT19张).ppt
- 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Section-A-1a-2c课件(PPT29张).ppt
- 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Section-B-3a-3b课件(PPT25张).ppt
- Unit2-Smart-Cars练习讲解.ppt
- Unit-8-Section-B-1-1a-2e-(共40张PPT).ppt
- Unit4-Making-the-news-Reading-PPT课件.ppt
- unit1Can-you-play-the-guitar说课讲课稿.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