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2012年苏教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ppt

[初三语文]2012年苏教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2012年苏教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题取材范围探索。 所选用的文章是课外短小的文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类短文占绝对优势,题材都是故事性强的人物传记,通过简短的文言材料反应出人物的品格特征。 选文具有教育性,所选文段有一个健康而有教育意义的主旨,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受到一次真、善、美的人文教育。 选文浅易性,主要表现在选文的故事性强,有人物有故事,阅读量少,大多在百字左右,生僻字用注解、注音,使之化难为易,变深奥为浅显。 命题原则: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础内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数都是围绕着“内容理解”这一核心来设置的。 二、? 主要考点概述 根据今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和对近几年的“样卷”分析,主要有以下5个考点:(1)断句(朗读节奏);(2)实词理解;(3)句子理解;(4)要点概括;(5)人物形象分析。 2009年见《中考复习指南》P113。 2010年沈括的《梦溪笔谈?泽国长堤》——古人的聪明才智,统筹方法。 2011年刘向的《苏秦之楚》——苏秦的耐心、毅力与游说技巧 试题回放 2009年泰州中考题见《中考复习指南P113》 (2010泰州中考)结合图示阅读沈括的《梦溪笔谈?泽国长堤》,按要求完成11—15题。(23分)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①。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②刍藳③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④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⑤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籧篨(qúchú):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藳(gǎo):草把。④漉:捞取。⑤汱(quǎ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 ) (2)久欲为长堤 ( ) (3)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 ( ) (4)每三四里则为一桥 ( ) (1)总共,一共(2)修筑,建造(3)充实,充满,填实(4)就(每小题1分) ?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以 水 车 汱 去 两 墙 之 间 旧 水 以 水 车/ 汱 去 / 两 墙 之 间 /旧 水(在“去”后划斜线得1分,在“车”或“间”后划斜线可得1分)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 (2)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 (1)“在距离墙六丈的地方,也用同样的方法再筑一道墙。”或者“在距离墙六丈的地方再筑一道墙,也用同样的方法”(“去”、“ 此”译句时须落实)(2)保留它(河床)的一半作为堤基(脚),把它的另一半挖成河渠,挖出的土用来筑堤(身)。(也可表达为:保留它的一半,把它作为堤基,把它的另一半挖成河渠,挖土,用挖出的图筑堤。“其”、“以为”译句时须落实) 14.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请你说出古人造堤方法的巧妙之处。(2分) 运用了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答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综合考虑、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意思皆可得分)(2分) (2011泰州中考)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 ) 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③愿闻其说( )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