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疼痛基础理论及诊疗原则.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疼痛基础理论及诊疗原则

Analgesic Dep QiLu Hospital of SDU 疼痛基础理论及诊疗原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疼痛科 疼痛历史 6000年前, 苏美尔 2600年前,希腊 1800年前,中国 1800 年前,希腊 1846年,加拿大 1950年代后期,比利时 疼痛药物发展史 什 么 是 疼 痛 疼痛定义 Conception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 世界卫生组织 (WHO , 1979 年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 (IASP , 1986 年 ) 定义更新 1995 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 James Campbell 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2001 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 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2 年第 10 届 IASP 大会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疼痛的产生 致痛物质 1、组织损伤:缓激肽,前列腺素,5-羟色胺,组胺,乙酰胆 碱,三磷酸腺苷,钾离子,氢离子等 2、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物: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兴奋性 氨基酸,一氧化氮,甘丙肽,胆囊收缩素,生 长抑素 3、交感神经释放物:神经肽,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代 谢物等 4、神经营养因子 5、血管因子:一氧化氮,激肽类,胺类 6、免疫细胞产物: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阿片肽 伤害性感受器 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 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毛发、指甲) 形态学上是游离或未分化的神经末梢,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 痛觉的传递 传导纤维: 神经纤维根据其直径大小和电生理特征分为A类、B类、C类。其中Aδ纤维和C纤维传导痛觉。 Aδ纤维兴奋阈值低,传导速度快,主要传导快痛。 C纤维兴奋阈值高,传导速度慢,主要传导慢痛。 传导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网状束 脊髓中脑束 脊髓颈核束 脊髓突触后纤维束 脊髓旁臂杏仁束 脊髓旁臂下丘脑束 脊髓下丘脑束 痛觉中枢 皮层下中枢:丘脑、下丘脑以及脑内部分核团和神经元。整合、调控、感知。 大脑皮质:312感觉区和边缘系统。感觉分辨和疼痛反映的最高级中枢。 疼痛传导通路 痛觉调制 Melzack和Wall 闸门学说 (脊髓水平) 背角的神经递质和受体 疼痛产生的机制 周围神经机制 中枢神经机制 疼痛的发生机制 外周机制: ①损伤的外周传入纤维的异位放电 ②神经元的交互混传即“Cross-Talk”现象 ③交感神经对损伤神经元的兴奋作用 疼痛的发生机制(chronic pain) 中枢机制: 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化 ②脊髓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 ③背角神经元的“出芽”现象 疼痛机制 感觉阈:受试者首次报告有刺感、温热感的最小刺激量。 痛阈:受试者首次报告引起痛觉的最小刺激量。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对伤害性刺激产生过强的疼痛反应。 痛觉超敏,或称痛性感觉异常(allodynia)指在非伤害性刺激作用下产生痛觉。 自发痛(spontaneous pain);指在没有可见的刺激条件下产生的疼痛。 疼痛机制 Cross –Talk 神经元的交互混传现象:损伤的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因脱髓鞘而绝缘作用减弱,一个神经元或纤维的兴奋常可扩散混传至另一神经元或纤维,形成反复发放冲动的环路,使放电神经元的数目和放电频率被不断放大,从而引起痛觉超敏 Sprout-out现象 Wind-up现象 疼痛发生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可塑性(plasticity)变化,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增强,“上扬(wind-up)效应 Peripheral sensitization现象 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时,受损部位的细胞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同时,伤害性刺激本身也可导致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进一步促进炎症介质释放。这些因素使平时低强度的阈下刺激也可导致疼痛,这就是外周敏化。 Central sensitization现象 组织损伤后,不仅受损伤区域对正常的无害性刺激反应增强,邻近部位未损伤区对机械刺激的反应也增强,即所谓的继发性痛觉过敏。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可塑性(plasticit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