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第二章细胞的功能
目 的 要 求: 1.掌握内容: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原理及特征;兴奋-收缩藕联;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2.熟悉内容:细胞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骨骼肌收缩的机制。 3.了解内容:掌握、熟悉以外的内容均为了解内容。 (1).过程 以“通道”蛋白为中介,类似“管道”。 (2).特点 A.顺电-化学差 B.具有“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 即-门控通道。 C.有一定的特异性 (3).代表物质 Na+ 、K+ 、Ca2+ 、 Cl- 等各种带电 离子 (1).过程 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类似“船”。 (2).特点 A.顺电-化学差 B.高度特异性 C.饱和现象 D.竞争性抑制 (3).代表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亲水性物质 分类: ①同向转运 ②逆向转运 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一、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例如:电压门控通道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切活的细胞不论在安静还是活动时,都存在电 现象,这种电现象称为生物电。 跨膜电位:指发生在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简称 膜电位。 分类: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临床上作为诊断用的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和 胃肠电图等的检查,就是人体不同器官生物电活动综 合表现的记录。 本节主要讨论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及其产生机制。 ? 产生机制: 刺激 (三)阈电位与局部电位: 1.阈电位(TP): 概念:指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阈电位一般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而由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必要条件。 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与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电位的差值呈反变关系。 (二)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概念:骨骼肌细胞兴奋时肌膜产生的电变 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过程(三个步骤): 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②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③肌质网中的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质网的再聚积 ∴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肌丝滑行学说:肌肉收缩并非肌细胞内肌丝或其结构的缩短或卷曲,而是由于粗、细肌丝分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征,使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主动向粗肌丝之间滑行,结果相邻的z线都向中间的M线靠近,肌小节长度变短,造成肌原纤维以至整块肌肉的缩短。 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五、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肌肉收缩时将克服一定 的负荷而做功。 在体内或实验条件下 可遇到两种负荷: 前负荷:把在肌肉收缩 之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 荷称为前负荷。它使肌 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 被拉长的状态,又称肌 肉的初长度。 (一)前负荷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固定后负荷于某一数值.让肌肉作等长收缩。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初长度成正变的关系。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前负荷)称为最适初长度或最适前负荷。大于或小于最适初长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都会减小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 2.何谓主动转运、被动转运、易化扩散、单纯扩散、Na+-K+ 泵及Na+ -K+ 泵的作用意义? 5.何谓静息电位(RP)?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6.何谓动作电位(AP)?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7.何谓阈值、阈电位、超射、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倒极化、复极化状态及绝对不应期? 10.神经纤维上某点发生兴奋后,其兴奋是如何传导的? 11.何谓兴奋-收缩偶联?其结构基础是什么?Ca2+起何作用? 12.何谓单收缩和强直收缩、等长收缩、等长收缩? 13.何谓前负荷、后负荷? 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 ↓ N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入N末梢内 ↓ 接头前膜内囊泡 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 ↓ ACh释放入接头间隙 ↓ ACh与终板膜受体结合 ↓ 受体构型改变 ↓ 终板膜对Na+、K+(尤其Na+)的通透性增加 ↓ 产生终板电位(EPP) ↓ EPP引起肌膜AP ↓ 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 ↓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Ca2+进入肌浆 ↓ Ca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