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经济史复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中国经济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选精法” 2、集粹法 3、“农业八字宪法” 4、“生产计划三本账” 5、“工商食官” 6、“北范南吴” 7、“三线”建设 8、五小工业 9、彻法 10、罚课 11、专卖制度 12、贳税、贳贷税 13、 率贷 14、子口税 15、按粮津贴 16、摊派 二、简答题 1、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经济史研究的特点 2、新世纪经济史研究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3、经济史研究“史无定法”原则 4、井田制度实施的理论依据 5、井田制度的授田指导思想 6、新官僚产生的主要原因 7、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主要原因 8、我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9、近代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10、近代中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1、宋代以后,我国民营手工业发展的两大主要阻力 12、1914-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基本特点 1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三、论述题 1、井田制度破坏的主要原因 2、土地集体所有制状态下的土地产权制度的残缺主要表现 3、简述我国农业基本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4、近代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5、中共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主要因素 6、南京政府的统购统销政策 第一章、经济史及其方法 一、自我简介 二、中国经济史性质及其课程意义 1、经济史的性质。对于什么是经济史?目前学术界认识很难统一。吴承明先生认为经济史是研究各历史时期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以及它的运行机制和绩效。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史首先是史,是关于经济的史,不是其他方面的史,故它应该是历史学的分支。而陈争平先生认为经济史是这样一门学科,它是通过考察一国(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作用的具体历史发展过程,探索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特点及有关规律。经济史是经济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经济学理论的源泉之一。同时又是运用经济学道德理论与方法分析经济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经济史学科也和历史学密切相关,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那么,导致两点观点不同的缘由是什么呢?关键因素是在于经济学理论引入问题。在经济学理论没有出现前,经济史作为史学分支,这是毫无异议。但是,随着经济学成为显学,经济学理论引介历史学后,经济史开始从历史学分离,并与经济学嫁接。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经济史到底是历史学的组成部分还是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呢?从经济史的源头看,经济史确实是历史学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经济史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史与经济学日趋紧密,成为了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了。那么,它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认识经济学理论的引入及其定位。如果经济学理论看作是一种研究经济史研究的方法,那么,经济史还是一种历史,是历史学的分支。如果把经济学理论不看作研究方法,则经济史就很难说是一种历史学组成部分,它就成为历史的经济学。 2、课程意义 有助于了解几千年的中国经济制度的运行、发展轨迹、变化趋势及其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因为经济史主要社会功能是向社会提供关于经济变化的深层原因和长久趋势的正确的认识。 三、中国经济史及其发展 1、中国经济史的产生 在西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晚期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的。其分立是因为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原来历史学中的经济内容,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说了。我国经济史起源于司马迁的《史记·货值列传》。但是,它不过是自然主义的经济理论。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史学是20世纪前期,在引进西方史学和经济学以后逐步产生的。1927年南开大学何廉校长编写《三十年来天津外汇指数及循环》,以经济理论和统计学方法研究汇价变动。这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史著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中心。 2、建国前中国经济史的发展概况 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史获得较快发展。出现了一批经济史专家,比较著名的有何廉、陶希圣、梁方仲、罗尔刚、汤向龙、吴晗、郭沫若、吕振湘、邓拓、王亚南、钱亦石、侯外庐、严中平、巫宝三等;出版了经济史研究的刊物,如1932年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它成为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心和焦点。另一个重要刊物是1934—1937年陶希圣主编《食货》半月刊,以研究中国古代为主,重点是社会形态研究;在此时,中国学术界还出版了一系列中国经济史研究专著。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吕振湘)、《中国田制史》(万国鼎)、《中国救荒史》(邓拓)、《中国经济史》(马乘风出版两册)、《近代中国经济史》(钱亦石)、《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何干之)、《中国经济原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形态》,1957年)、《中国棉业之发展》(《中国棉纺织史稿》)(严中平)、《中国国民所得,一九三三》。在建国前中国经济史研究一个突出特点是受战争影响,经济史研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另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