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003 集成电路的无源元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与通信]003 集成电路的无源元件

第三章 集成电路中的 无源元件 2.1 双极集成电路中常用的集成电容器 1)反偏PN结电容 2)MOS电容 1)反偏PN结电容 PN结电容的工艺和NPN管工艺兼容,但是电容值不大。 为了提高零偏单位面积电容,可采用如下图的结构:发射区扩散层-隔离扩散层-隐埋层结构 2)MOS电容 MOS电容的结构 如下图所示: 由半导体物理可知,一般情况下MOS电容的电容值和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以及下电极掺杂浓度有关 实验表明,当下电极用N+发射区扩散层,当浓度为1020/cm3,tOX0.1um时,就可以认为这类电容器的电容值与工作电压及信号频率无关 2.2 MOS集成电路中常用的MOS电容器 1)感应沟道的单层多晶硅MOS电容 2)双层多晶硅MOS电容 * * * * 集成电路中的无源元件及其特点: IC中常用的无源元件是电阻与电容 其主要优点如下: 其制作工艺与NPN管、MOS管兼容 元件间的匹配及温度跟踪好 其主要缺点如下: 精度低,绝对误差大 温度系数较大 可制作范围有限,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 占用芯片面积大,成本高 本章主要讨论集成无源元件的结构、性能、寄生效应和设计,以及集成电路的内部连线 1、集成电阻器 2、集成电容器 3、互连(内连线) 1.1 基区扩散电阻 1.2 其他常用的集成电阻器 1.3 MOS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阻 2.1 双极集成电路中常用的集成电容器 2.2 MOS集成电路中常用的MOS电容器 3.1 金属膜互连 3.2 扩散区互连 3.3 多晶硅连线 3.4 交叉连线 1、集成电阻器-简介 IC中的电阻大多数是利用n型或者P型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获得的。由于硼扩散可作出50~50K?,相对误差20%,因而用得较多。在采用沟道结构时则可作出阻值更大、面积更小的电阻。 设计的任务:根据电阻的阻值,确定电阻的条宽、条长,并根据电阻在版图中的位置决定电阻的走向。 总体而言,集成电路中电路有以下几种: 1)低阻类电阻,如发射区扩散电阻,埋层电阻; 2)中等阻值电阻,如基区扩散电阻; 3)高阻类电阻,如基区沟道电阻,外延层电阻; 4)高精度电阻,如离子注入电阻,薄膜电阻;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 基区扩散电阻基区(硼)扩散的电阻 1. 其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如下图 阻值的经验公式: Weff是有效条宽,即设计条宽+横向扩散引起的展宽 Weff=W+mXjc m一般取0.5, 故W eff=W+0.5Xjc K1是端头修正因子,一般取0.35-0.65 n是拐角个数, K2是拐角修正因子(一般取0.5) L W Weff W P 应用折迭形是因为L是在W确定之后由电阻阻值决定的。当阻值较大时,为了适应版图上给定的位置,电阻条往往要拐弯。这要占用较大的芯片面积。 画出其剖面图(衬底、埋层、隔离结、岛、基区扩散层) 要求:n型外延层接电路最高电位或电阻器电位较高的一端,为什么? 电阻器阻值的计算: Rs为基区扩散层的薄层电阻 所以设计基区扩散电阻,就是在一定的Rs下,根据R的阻值及精度设计一定的几何图形 讨论以下问题: 2. 实际基区电阻器阻值的修正: 端头、拐角、杂质的横向扩散 端头修正因子 拐角修正因子 杂质的横向扩散修正因子 图3.2-3.3-3.4 薄层电阻的修正 取值主要是根据经验p52 拐角修正因子 杂质的横向扩散修正因子 薄层电阻的修正:由于基区扩散后还有多道高温处理工序,所以杂质还会进一步推进,同时表面的硅会进一步氧化,所以做成管子之后,实际的基区薄层电阻值比原来测量的值要高 下页3. 基区扩散电阻最小条宽的设计 3. 基区扩散电阻最小条宽的设计 基区扩散电阻图形的设计,实际上是在已知电阻R、基区扩散薄层电阻、集电结结深的条件下,设计电阻的条宽、条长、形状。 基区扩散电阻的最小条宽受到三个限制: 1)设计规则决定的最小扩散条宽 2)工艺水平和电阻精度所决定的最小电阻条宽 3)流经电阻的最大电流决定的最小条宽 1)设计规则决定的最小扩散条宽 设计规则主要包括制版、光刻等工艺可实现的最小线条宽度、最小图形间距、最小可开孔、最小套刻精度。 这些值由具体的工艺所决定,主要是为了保证一定的成品率。 2)工艺水平和电阻精度所决定的最小电阻条宽 这里工艺水平主要是指制版、光刻的随机误差。 这两者共同决定最小电阻条宽。 电阻精度是指制造的电阻值的相对误差值的大小。 为了提高精度,一般要增大条宽,但为了保证阻值,在增加条宽的同时必然要增大条长,这将导致芯片面积和寄生电容增加,所以对电阻精度要折衷考虑。 3)流经电阻的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