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正确对待孩子的“玩”.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对待孩子的“玩”

正确对待孩子的“玩” 现代社会的生存形态,大大减少了孩子们的自发游戏机会,沉重的学习负担挤压了孩子们玩的时间,居住环境的改变,压缩了孩子玩的空间。在学校里,孩子们更多的是学习。在家里孩子们只能面对大人,或者面对电视、书刊中的小伙伴,多半也是成人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塑造出来的,它与孩子自己的世界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许多家长认为:爱玩的孩子没有出息,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其实不然,要想孩子童年快乐,玩的权利不能剥夺。玩的作用不能小看。上海市一家刊物曾用很大篇幅向广大读者介绍了10位在奥林匹克科学竞赛中获奖的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文章刊出之后在家长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据刊物介绍,这些分别在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各计算机领域走在世界同龄人前面的孩子,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既会学习,又会玩。 一个10岁的女孩,在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后,兴奋地将一张纸条贴在家里客厅的墙上,上面写着:“玩是我的权利。”然后告诉父母:“不要让我每天做作业了,我需要玩,玩是我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18岁以下)有享受休息、自由选择活动的权利。第31条规定:“缔约国认识到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缔约国应尊重并促进儿童充分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的权利,并应鼓励提供从事文化、艺术、娱乐和休闲活动的适当和均等的机会。” 为什么联合国要关注儿童的闲暇与娱乐?主要是因为这些活动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的研究也表明,有更多闲暇时间的独生子女,自信心更强,并且比闲暇时间较少的独生子女有更强的成就需要。 “玩”是儿童的权利。儿童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赋予了各种权利。家长应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物,孩子对玩的权利和选择应该也必须得到尊重。 那么,“玩”到底对孩子有何作用呢? 第一,“玩”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是获得生活经验的重要环节。玩是孩子在一起相互给予补充的重要渠道。在玩的过程中,孩子非常地专注,专注的过程就是注意力形成的过程。在玩中,孩子们相互配合,关系协调,相处得非常融洽,既是竞赛又充满友谊,孩子在玩中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其精神世界。 第二,“玩”可促进孩子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之间在学习上的交流比与成人交流更为容易,孩子对从中获得的信息自然易于接受。孩子之间在玩的时候相互学习的速度高于课堂内的速度,孩子可以玩出许多与学习知识有关的好习惯,好个性,好经验。特别是在孩子某些个性品质的形成上,没有比多参加同龄伙伴的游戏更有效的方法了。另外,群体性的“玩”对孩子更大的好处,是使孩子们能和伙伴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比如,孩子们一起游泳,做跳水动作,如和父母在一起,父母认为是危险的动作,即使家长希望孩子做,但由于在父母面前的依赖和自娇,使本来就缺乏勇气的孩子此时就显得更加怯懦了。而在同龄伙伴面前,在大家的鼓励下,孩子也就不怕了。 第三,“玩”可以锻炼孩子思维反应能力,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挥。伟大的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思维自由要发挥作用,是不能同身体运动的机会分离的。”家长们应早一点认识到玩对孩子的益处。如小孩子玩捉迷藏,就是在这样的小游戏里也潜藏着对孩子观察能力的开发机会,善于观察才能找到人藏在哪里,在周围的环境发现可藏人的地方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周围环境观察的过程。 陈鹤琴在《怎样做好父母》一书中写到:“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道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第一,做父母的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就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到优美的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了。”在《幼儿心理学》中也明确指出:“硬性灌输儿童无法接受的大量知识,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引起了孩子心理上的脆弱和紧张,反而扼杀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妨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不去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的玩里就容纳着一种兴趣,硬性地阻止他,等于扼杀他的兴趣,而兴趣里面就包含了孩子的创造力。如果能及时地加以引导和帮助,这就等于是开掘孩子的创造力思维。一旦在玩中帮助孩子实现了他最初的想法,无疑是增加孩子的信心,有了一次成功的喜悦,他就会更加开动脑筋,创造出更精彩的东西。 如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张楠,她从小爱玩扑克。到了小学,她每天做完作业就拿一大堆扑克琢磨来琢磨去,经过近二年多时间的努力,一种融拼音、算术于一体的游戏牌问世了。不仅在1998年7月获得了国家专利,还在此之前的“全国第十届科技发明博览会”上获得了金牌奖,张楠也因此获得了“王丹萍奖学金”。可见,爱玩的孩子,他可以自由地想象和探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