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类学讲义 第二章 整体分析理.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人类学讲义 第二章 整体分析理

第二章 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 法国社会学派 迪尔凯姆(1858-1917)又名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社会分工论》(1893)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 《自杀论》(1897)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 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 文化整体论 1.社会文化与生命形式一样,只以整体的形式存在 2.整体对于个体具有超越性、支配性和强制性。 集体表象 :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信仰、道德思维方式,它不是产生于个体,而是比个体存在得更长久,并作用于个体 。 群体内部整合所依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具有共同信仰和情感价值”的集体表象。 3.由于不能将某一要素从它的整体背景中割裂开来,所以,一种社会事实不能脱离社会系统的整体去研究。 4.比较法只能在社会类型相同的情况下运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学派 以1922年,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分别出版了《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和《安达曼岛民》两本著作的出版为起点 1924-1938年,经验功能论的主导时期 1939-1955年,理性结构论的主导时期 功能主义的文化理论将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并力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的功能的一般法则。 都强调整体论的研究方法。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 1913年:《澳大利亚土著家庭》   1922年:《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1926年:《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   1927年:《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比较》   1944年:《文化论》   1948年:《巫术、科学与宗教》 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在於他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马氏为田野工作确立了新的准则。自此,“民族志”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范式乃至基本特征。 从马林诺夫斯基起,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住上一年半载,并实地参与聚落的生活,使用当地的语言甚至和土著建立友谊。而这些,都为了完成一份马林诺夫斯基式的民族志纪录。 功 能 1.文化的功能是满足人类的需要,反对古典进化理论将文化现象视为历史的遗留,并作为恢复人类历史原貌的主要根据 2.从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中去研究文化的功能 3.功能的眼光就是一种整体的眼光,看事实在完整文化体系呢占什么位置,各部分怎样的互相联系,这体系又以何方式与周围的物质环境互相联系。 需 要 文化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 人类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生物性需求后,又派生出了文化性的需求,与此对应便产生了经济组织、社会制度、教育、政治制度、宗教、艺术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需要”的三个层次——基本需要、派生需要、整合需要 虽然在马林诺夫斯基之前,法兰兹·鲍亚士与他的学生已经提出历史特殊论驳斥演化论与种族歧视观点,但直到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自己的论述,才真正有完整的理论解释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也从他开始,19世纪发展到鼎盛的欧美种族中心论论述开始没落,逐渐被前者取代。 在他之前,人类学家往往以传教士或探险家的著作或纪录作为研究材料,但是这些纪录的内容却充满了文化偏见的描述,因而造成研究时的困难。19世纪末期开始,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等人开始进行最早的田野调查,并试著书写自己的民族志,然而他们的调查期间仅有几个月或几个星期,且多数人甚至不懂当地语言,仅能透过第三人或简单的问句得知被访问者的意见,加上他们仍然摆脱不了对当地白人的依赖,因此研究成果充满了歧视与矛盾。 2.拉德克利夫—布朗(1881-1955 ): 认为,社会文化的功能是为了维持已有的社会结构。所谓的社会结构,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总合。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潜藏于社会表象之下的社会结构,建立结构的模型,再用这种模型去帮助理解社会关系,掌握社会运作的规律。布朗的理论又被称之为“结构—功能主义”。 在《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一文中认为,任何文化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而主张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文化现象。他把自己的功能人类学称作“比较社会学”,认为比较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是功能的理论化。他着重研究文化的功能,因此,他的比较社会学也是“功能的文化社会学”。 功能学派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中的每一个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的一部分。 两者在学术上不尽相同。马林诺夫斯基偏重对人类生物需要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侧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