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梗死 ppt课件文档
护理查房——脑梗死制作者:陈阳希、李成丹、王婷、邵佳敏、叶钰童、郑宇病史简介 45床陈维樟,男,53岁,住院号:630147。患者3天前被发现言语不能,表现为理解差,表达障碍。次日症状尚未缓解,遂来我院急症。查头颅CT示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症状稳定,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长期口服“拜新同、海捷亚、倍他乐克”降血压,血压控制一般。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体格检查查体:T:36.6℃,P:72次/分,R:18次/分,BP:166/103mmHg。神志清楚,病容无典型病容,混合型失语,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心率齐,腹平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双巴氏征阴性,NIHSS评分3分,哇田饮水试验2级。辅助检查:左侧额颞枕叶及左侧额叶梗塞灶考虑。病情发展2017-2-21急症头颅CT检查,现初步诊断脑梗死。予完善超声、动态血压、胸部CT、头颅MRI等检查,继续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循环、护脑等对症支持治疗。 2-22脑梗塞诊断明确、病因不排除动脉粥样硬化性。头颅平扫及DWI:左侧额顶颞岛枕叶急性梗塞灶、两侧大脑后动脉局部硬化狭窄。彩超:1、非均匀脂肪肝,肝多发囊肿。2、双侧颈动内中膜非均匀性增厚,双侧板块形成。3、双侧椎动脉内膜毛糙。 2-23颈部ceMRA:颈部MRA示双侧颈内动脉起始处少许动脉粥样硬化表现。 2-24患者偶有2个字吐词,无意识障碍、无嗜睡肢体活动可,夜间睡眠好。 脑梗死概念概念: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分类: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于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因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大多数危险因素都是可控的。(1)血管壁本身的病变 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且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其可导致各处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但以大中型管径(≥500μm)的动脉受累为主,国人的颅内动脉病变较颅外动脉病变更多见。其次为脑动脉壁炎症,如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病等于大血管的分叉处和弯曲处,故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此外,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壁发育不良等也可引起脑梗死。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为颈动脉的起始部和虹吸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当这些部位的血管内膜上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随后黏附、聚集、沉积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可阻塞远端动脉导致脑梗死。脑动脉斑块也可造成管腔本身的明显狭窄或闭塞,引起灌注区域内的血液压力下降、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液黏度增加,进而产生局部脑区域供血减少或促进局部血栓形成出现脑梗死症状。(2)血液成分改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黏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避孕药等均可致血栓形成。少数病例可有高水平的抗磷脂抗体、蛋白C、蛋白S或抗血栓Ⅲ缺乏伴发的高凝状态等。这些因素也可以造成脑动脉内的栓塞事件发生或原位脑动脉血栓形成。(3)其他:药源性、外伤所致脑动脉夹层及极少数不明原因者。临床表现: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梗死部位,受损区侧支循环等情况有关(1)临床特点;1多见于50岁以上的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2安静过休息状态发病,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无力等前驱症状或TIA发作3起病缓慢,症状多在发病后10小时或1-2天达高峰 4以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等局灶定位症状为主5部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2)临床类型:根据起病形式和病程可分为以下临床类型1完全型:起病后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病情重,表现为一侧肢体完全瘫痪甚至昏迷,临床需与脑出血进行鉴别2进展型:发病后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3缓慢进展型:起病2周以后症状仍逐渐发展。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脑灌注减少有关,应注意与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进行鉴别4可逆行性缺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