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第9讲科学技术与社会.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它]第9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2)科技活动主体竞争的案例分析 1)牛顿与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发现优先权的争夺 2)达尔文与华莱士关于生物进化规律发现优先权的争夺 3)美法科学家就爱滋病(AIDS)病毒血清发现优先权的争夺 2、科技活动主体的合作 它是指科学家角色、科学共同体、科学学派等科学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进行的一种彼此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联合行动,它是大科学时代中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它同样是大科学时代的最本质特征。 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为了竞争。 科学合作的不断加强,是由于科学研究的规模和复杂性急剧增加造成的。 科学合作的增加还表现在研究成果发表时的署名上。 (四)科技活动主体的顺从与叛逆 1、科技活动主体的顺从 2、科技活动主体的叛逆 1、科技活动主体的顺从 顺从是指互动一方自愿或主动调整自己行为,按互动另一方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如大多数成员对群体的要求是顺从的。 顺应除了包含顺从的含义之外,还指互动各方都调整自己行为已实现相互适应。顺应包括:(1)和解,即互动双方改变敌对态度建立友好关系;(2)妥协,即双方通过确定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冲突;(3)容忍,即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4)调解,即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矛盾加以调停,而第三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只具有参考价值;(5)仲裁,即通过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的第三者的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的方式。 2、科技活动主体的叛逆 此指科技活动主体只服从于科学事实、真理,而不屈服于科学权威、显贵、学霸、学阀的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 2. 科技建制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科技建制的规范系统 第二节 科技建制的结构及其分层体系 第三节 科技建制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科技建制的运行效应 第一节 科技建制的规范系统 一、科学精神与价值观念 二、科技建制的规范系统 一、科学精神与价值观念 1、求真务实 2、自由探索 3、公正共有 4、无私奉献 5、批判创新 二、科技建制的规范系统 1、普遍性(Universalism) 2、公有性(Community, Communism) 3、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 4、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kepticism) 5、首创或独创性(Originality) 6、感情中立性(Sensation Neutrality) 第二节 科技建制的结构及其分层体系 一、科技建制的结构 二、科技建制的分层体系 一、科技建制的结构 (一)科技建制结构的概念含义 (二)科技建制结构体系 (一)科技建制结构的概念含义 它是指构成科学建制的各基本要素之间的比较稳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合模式。它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研究科学社会运行和发挥其功能的体制基础。 (二)科技建制结构体系 1、从其要素大小,有宏观与微观结构之分 2、从其要素与其他建制联系,有内部与外部结构之别 3、从其要素功能不同,有科技建制物质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系统 4、从其成果产出过程看,有科学建制生产系统、成果评议系统和成果管理与输出系统 其中,科学建制生产系统在科技史上依次经历了学会式结构、专业式结构和中心式结构三种科学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 二、科技建制的分层体系 (一)关于科技建制分层的理论 (二)科技建制分层与社会分层 (三)科技建制的分层体系 (一)关于科技建制分层的理论 1、结构功能主义 2、冲突理论 3、社会交换理论 (2)无形学院与 科学交流及其信息网络 普赖斯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不仅意识到科学交流对于科学进步的意义和作用,而且从科学信息交流中看到了科学家活动的社会形式,看到了正式的大规模的科学共同体中存在着非正式、小规模的科学家群体——无形学院。并明确地阐述了科学交流与无形学院的关系:“无形学院是科学家(作为信息传递者)通过信息交流形成的看不见的集体”。 (二)科学共同体 (Scientific Community) 1、科学共同体的概念由来及其发展 2、科学共同体的特征 3、科学共同体的动力机制 1、科学共同体的概念由来及其发展 科学共同体,来自英文中的 Scientific Community ,由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坡兰依(M.Polanyi)于1942年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提出。该概念借鉴了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社区”(Community),意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科学共同体的最初含义是指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的,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和组织的,由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构成的社会群体。坡兰依是在探讨科学自主性过程中,并且是将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其成员的基础上,来使用“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