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学]4-补体
第四章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补体的发现 19世纪人们在新鲜免疫血清中加入相应的细菌,无论进行体内或体外实验,均可以发现细菌的溶解,称之为免疫溶菌现象。如将免疫血清加热60℃,30min则可丧失溶菌能力。证明免疫血清中含有二种物质与溶菌现象有关。 一种对热稳定的抗体,另一种对热不稳定的称为补体,单独的抗体或补体均不能引起细菌的溶解现象。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 和理化性质 一、补体分子的组分和理化性质 补体分子是分别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肠粘膜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均为多糖蛋白,大多数电泳迁移率属β球蛋白。 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是由将近20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它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活化途径,其生物学意义不仅是抗体分子的辅助和增强因子,也具有独立的生物学作用,对机体的防御功能,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以及免疫病理过程都发挥重要意义。 补体的命名 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其进行了统一命名, 分别以C1-C9命名。1981年对新发现的成分和因子也进行了统一命名。 如C1, C2, C3┅┅C9,其中C1又分为3个亚单位,分别为C1q, C1r, C1s。 统一命名的表示方法 每一分子的酶解片段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C3a; C3b。 具有酶活性的可在其上面划一横线,如C1。 对灭活的补体成分加i表示,如C2ai。 对具有酶活性的复合物则应用其片段表示, 如C3转化酶,可以用C4b2b表示。 补体系统的其他因子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B因子, P因子等。 补体系统各成分的理化性质 补体系统各成分的理化性质 补体系统各成分的理化性质 补体的血清中含量 血清中C3含量最高1300μg/ml 其次为C4,S蛋白,H因子各约为C3含量的1/3 其他成分仅为C3的1/10以下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 补体系统各成分通常多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浆中,当其被激活物质活化之后,才表现出各种生物学活性。补体系统激活可从C1开始,也可以越过C1、C4、C2从C3开始,前一种称为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后一种称为替代途径(alter native pathway)或旁路途径。 一、经典激活途径 按其在激活过程中的作用,分为三组:识别单位(recognition unit) 包括C1q,C1r,C1S;活化单位 (activation unit) 包括C4,C2,C3;膜攻击单位(membrane attack unit) 包括C5~9。 (一)识别阶段 C1是由三个亚单位C1q,C1r,C1s依赖于Ca2+结合成牢固的非活性大分子,C1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免疫球蛋白的补体结合点结合至C1酯酶形成。 C1q:有6个Ig结合点。 C1r:起着连接C1q和 C1s的作用。 识别阶段 C1q启动后可引起C1r活化,C1r进一步使C1S活化,C1S具有酯酶活性,即C1的活性,此酶可被C1INH灭活。 (二)活化阶段 C4是C1的底物,在Mg2+的存在下,裂解为C4a,C4b两个片段。 C2也是C1的底物,在Mg2+的存在下裂解为C2a,C2b。 C4b与C2b结合成C42(C4b2b)成为C3转化酶。 C3在C3转化酶作用下,裂解成C3a和C3b。 C3b与C42相结合产生C423(C4b2b3b)为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 活化阶段 活化阶段为C1作用 后续的补体成分, 至形成C3转化酶和 C5转化酶。 (三)膜攻击阶段 C5在C423的作用下裂解为C5a,C5b。 C5b不稳定,当与C6结合成C56时成为较为稳定的复合物。 C56与C7结合成C567即可吸附于已致敏的细胞膜上,插入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成为细胞膜受损伤的一个关键组分。 C567虽无酶活性,但进一步同C8,C9结合后形成C5~9,即补体的膜攻击单位,可使细胞膜穿孔受损。 膜攻击阶段 C5转化酶裂解C5后, 作用于后续的其他补 体成分,最终导致细 胞膜受损,细胞裂解 的阶段。 穿膜复合物的形成和细菌的溶解 二、旁路激活途径 旁路激活途径的激活物质为非抗原抗体复合物,如细菌的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和凝聚的IgA和IgG等物质)。旁路激活途径在细菌性感染早期,尚无产生特异性抗体时,发挥重要作用。 (一)生理情况下的准备阶段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C3与B因子、D因子等相互作用,可产生极少量的C3b和C3bBb,但迅速受H因子和I因子的作用,不再能够激活C3和后续的补体成分,只有当H因子和I因子的作用被阻挡之际,旁路途径方得以激活。 (二)旁路途径的激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