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林牧渔]作物营养与施肥
第一节 作物营养与施肥 一、作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 作物的营养期:是指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 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作物营养的阶段性: 作物营养期包括几个不同的营养阶段,各阶段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为: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 (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特点 不同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不同; 不同生育时期中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数量、浓度和比例不同; 作物吸收养分的一般规律是:生长初期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强度都很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则逐渐增加,到成熟又趋于减少直至停止吸收。 (二)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 1、作物营养临界期 :是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显著不良影响的那段时期。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磷的临界期出现较早,氮次之,钾较晚 由于作物临界期需肥的绝对数量较少,因此,在高水肥地块,通常不施肥也能满足幼苗正常生长对养分的需要;对于肥力低下的地块,则需要适当的施用种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不足。 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是指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的速率最快的那段时期。这时施用的肥料在生产上能够发挥最大的增产效益。 最大效率期往往与作物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相一致。 通常出现在作物营养生长的旺盛时期或营生并进时期。 氮肥的最大效率期 玉米为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棉花为盛花到始铃期;小麦为拔节到抽穗期。此时,作物吸收养分数量多,速度快,仅靠土壤养分供应已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应及时追肥加以补充。 (三)作物吸收养分的比例与肥料的配合施用 作物吸收养分的数量因作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间吸收养分也有差异。 养分的吸收量还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土壤、施肥、灌溉等。同一种作物同一种养分的吸收量,因外界条件不同,相差可达一倍以上。 主要农作物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见表 作物成熟后大部分氮、磷养分集中在籽粒中,而80%以上的钾集中在秸秆中。 粮食作物每形成100千克籽粒吸收氮(N)、磷(P2O5)和钾(K2O)的数量大致为3: 1: 3,氮、钾数量相近。 薯类、糖料作物为喜钾作物,钾的吸收量明显高于氮,为氮的1.5~2倍。 作物吸收养分的数量因作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水稻需Si;块根、块茎作物需K 棉、麻需 Na油菜、糖用甜菜需B;豆科作物需氮少。 (1)根部吸收养分的形态 有离子态和分子态两种。水溶性离子态是作物根系吸收养分的主要形态,如k+、NH4+、Ca2+、Mg2+、Cu2+、 NO3-、H2PO4等;有时根系也吸收少量分状态有机养分,主要是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磷脂、生长素、维生素等。大部分有机态养分需经微生物分解转化成离子态才能被吸收。 (2)根外追肥的特点: A 直接供应养分,提高养分的有效性。通过叶面直接供应养分,避免了养分与土壤接触,防止土壤对有效养分的固定;还可避免土壤中因大量施化肥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3、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营养元素的促进作用:是指一种养分离子的存在,能够促进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离子的吸收或是两种养分离子相互促进的作用。如氮磷配合施用效果好。 营养元素的拮抗作用:是指一种养分离子的存在会减少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离子的吸收,或是两者相互抑制的作用。如磷和锌; (一)、养分归还学说 在植物的16种必需营养元素中,碳、氢、氧源于空气和水,其余13种元素则依赖于土壤供给。 养分归还学说规定了土壤养分移出需要归还的大原则,但并不需要同时归还全部移出养分。 对低度归还的元素(N、P、K)应多施;对中度归还(Ca、Mg、S、Si等)和高度归还(Fe、Mn、Al等)的元素应少施甚至不施。 补充:归还作物生长需要而土壤本身不能满足的部分。 (二)?最小养分律(李比西1843年) 作物生长发育同时需要多种养分,最不能满足作物需要的那种养分叫做最小养分。作物生长以及产量水平受最小养分限制,随着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变化,这个规律就是最小养分律。 我国建国初期缺N、60年代缺磷、70年代缺钾、目前缺微量元素。 通过对燕麦施用磷肥实验证明: 在其它技术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随着施磷量的渐次增加,燕麦的干物 质量也随之增加,但干物质的增产量 却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这 与报酬递减律相一致。 报酬递补减率是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和安德森提出来的,它反映了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