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以博物馆为方法之古迹活化策略探讨—淡水古迹博物馆观众经验研究.PDF

以博物馆为方法之古迹活化策略探讨—淡水古迹博物馆观众经验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博物馆为方法之古迹活化策略探讨—淡水古迹博物馆观众经验研究

博物館學季刊 ,28(4) :23-5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4年10月 以博物館為方法之古蹟活化策略 探討—淡水古蹟博物館 觀眾經驗研究個案 1 摘要 臺灣自 年 《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迄今超過 年 。檢視臺灣建 1982 30 築類文化資產保存實務經驗 ,以古蹟做為靜態文物陳列館等 「類博物館」 (quasi-museum) 的型態構成文化觀光的一環 ,或古蹟空間資源再生轉型設 置為博物館 ,為國內大量採用的模式 。但如何經由古蹟活化再生 ,轉化為 推動歷史教育的文化資源 ,避免空間再度閒置或資源耗費 ,實務與政策上 似乎欠缺較為明確的分析工具與評量指標 ,缺乏足夠的經驗研究與實證資 料論述此政策方向。 本研究試圖提出以博物館為古蹟活化再生方法之假設 ,以博物館觀 眾研究方法切入 ,以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為研究個案 ,藉由問卷調 查 ,以博物館核心產品、實質產品、附加產品 個層面 ,借用重視滿意度 3 分析工具 ,瞭解觀眾在參觀前後 ,對在地歷史 、文化 、古蹟等認識與參觀 經驗的滿意程度 ,做為建立古蹟活化可能的取徑之一 ,及評估其硬體空間 再生對軟體文化資源應用與教育效益 。 研究結果發現 ,觀眾參觀紅毛城之前 ,普遍對博物館核心產品與服 務 ,即對淡古館的古蹟建築歷史文化重視程度不高 ,但參觀後得到最高的 滿意度 。即從淡古館個案來看 ,以古蹟做為博物館的活化模式 ,提供博物 館觀眾古蹟與文化資產教育資源 ,應屬成功的博物館行銷方案 ,且可做為 後續相關課題持續探討的參考方向。 關鍵詞 :博物館教育 、文化資產 、古蹟活化再生 、博物館行銷 、觀眾經驗 1 E-mail: ning@.tw 23 博物館學季刊28(4) 前言 物館經驗 ,使其得以理解古蹟傳達之歷史 文化與美學價值 ,避免僅將 「古蹟空間活 本研究的起點對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具 化」視為完成文化政策的 「終極產物」, 有實務與政策發展兩個面向的意涵 。1982 而須將空間與建築硬體所承載之軟體內涵 年 《文化資產保存法》 (以下簡稱 《文資 價值 ,透過溝通與教育有效地傳遞給社會 法》)立法迄今超過30 年 。臺灣廣義的古 大眾 ;另一方面 ,本研究亦試圖以博物館 蹟保存實踐並非以 《文資法》立法為絕對 學之 「發展觀眾」(development audience) 起點 ,但積極確立法令制度面的周詳健 概念 ,透過觀眾研究 (visitor ’s studies) 發 全 ,以不同時代背景的保存論述與專業見 展出來的研究方法 ,探討參訪古蹟的遊 解 ,帶動各方討論 ,牽動古蹟維護實務持 客 ,在參觀活動前後 ,對文化資產的重視 續變動 ,實為這數十年來臺灣文化資產保 與理解程度 ,於參觀博物館的活動結束 存場域的常態現象 。 後 ,是否能夠取得對認識文化資產更高的 檢視臺灣古蹟保存實務經驗 ,以古 滿意度 ,館方所提各項服務 ,是否符合觀 蹟做為靜態的文物陳列館 ,或以 「類博 眾預期與需求 ,以期藉此掌握古蹟維護與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