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修改).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修改)

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 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 致广大: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 尽精微:尽心于达到精细微妙的境界。 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李准 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 ——赵树理 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写记叙文,描写时未必要华丽的辞藻,但一定要有生动的细节。记叙文中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艺术。细节决定着作品的高度和深度。 如何写好细节呢? 首先,要观察生活中的人与物,调动多种感官。看景,从颜色上、味道上、质地上、气味上、姿态上等多种角度观察;看人,从动作、神态、外貌、心理、语言等多种方面观察分析。只有有了平时的积累,才有米下锅。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其次,描写细节,要注意精心锤炼词语,寻找最贴切的词语来表现。锤炼动词与形容词,找到位的词语来传达。动态,往往能体现人物的品格或事件的精妙之处。形态,即形状、颜色、味道、气息,也往往能体现事物的本来面貌,具体呈现出立体的、鲜活的个性。故而,细节描写,要善于运用动词与修饰词,恰当的用词能以一当十,一字传神。 秋天来了,丰收的季节来了。辣椒红遍了黄土高原上的千山万壑,也挂满了农家院落的檐廊。微风吹过,风干的辣椒“哗哗”作响,像成串的鞭炮,划根火柴就能点爆。红红火火的日子照亮了陕北的整个秋天,让人觉得眼前的山河大地壮阔无垠,生出满心的温暖和喜悦。 再次,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能形象生动的把那言传的情态表达出来。 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青草柔柔地弯下身来,一阵风细细的脚尖踩得它们肩膀发痒,想笑,却强忍着,它们害怕自己一笑,苞里的花儿就会尖叫着,一朵接一朵地提前跳出来,在河滩上四处乱跑。 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将草叶与风的柔情摹写得透彻淋漓。修辞手法能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使要表现的内容更加绚烂鲜明,给读者更强烈的冲击,从而扣动读者的心弦。 第四,细节描写要注意取舍。选取那些关键之处描摹,舍弃那些与主题表达无关的、可有可无的细节。 先生没别的嗜好,只好几口小酒。每餐一杯,绝无例外。记得在餐桌上吃饭时,先生看着酒杯里仅余的一小口,若有所思地说:“哎呀,就剩一小口了。喝还是不喝,这是个问题。”随即先生又摆摆手:“罢了罢了,喝!”我转而想说将来我孝敬您,又见先生喃喃自语道:“想下顿喝这顿的,日子才有盼头嘛!”我大笑不止。 (2011年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点评:寥寥数语就展现了一个幽默、不平庸的光彩夺目的形象,语言精炼,可见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底。我的“大笑不止”则是间接描写,进一步烘托了形象。 第五,细节描写要出于真情。 伟大的作家,总是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所以读者就会随着作者一起震颤。文章是真情的流露,不能为造情而刻意进行细节描写,要用心、用真情去感染读者。因此,从生活中去感受那些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事情,那些曾令我们深深感动的地方,一定有最有感染力的细节存在。 我转身离去,而父亲仍旧默默地站在门口,踮着脚尖张望着儿子那越走越远的身影,“别忘了,多给家里打电话,记住,注意身体……” (2011山东考生《这世界需要你》) 点评:父亲的神情是“默默”的,“踮着脚尖”的动作则透露出对孩子的不舍,而语言描写对孩子的关心则表露无遗。三个角度的描写层层递进,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情感变化。描写真实、自然,感人。 * *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