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一历史期末练习二(二).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一历史期末练习二(二)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唐朝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指的上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海 D.大运河 2.如果我们排演关于唐太宗的历史短剧,下列语句不能做为唐太宗台词的是 A.“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C.“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D.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3.拉萨大昭寺中有文成公主入藏的壁画,这说明了 A.人民永远怀念文成公主入藏做出的贡献 B.当时的绘画水平很高 C.吐蕃人民喜欢文成公主 D.吐蕃人民非常喜欢画壁画 4.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名称,下列称谓不正确的是 A.涿郡 B.燕京 C. 临安 D.大都 5.下列政权中没有出现对峙局面的是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西夏 C.南宋和辽 D.南宋和金 6.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是在 A.东汉末年 B.南宋初期 C.北宋 D.五代 7.考察明朝的历史,不需要浏览的网页是 A.《清明上河图》 B.设立内阁制 C.大搞文字狱 D.外国贡使制度 8.宋代在我国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 A.丝织业中出现了私人作坊 B.棉纺织业的兴起 C.景德镇成为瓷都 D.造船业的发达 9.雅典奥运圣火传递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在长城点燃。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滇长城 10.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策问 C.《三国演义》 D.四书五经 11.我们经常说的“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耶稣教、佛教、道教 C.佛教、基督教、耶稣教 D.佛教、道教、儒教 1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聚居在天山南北,明朝以来被称为“回部”的是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蒙古族 13.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位市民,下列社会风貌中可以看到的是 ①人们穿的有麻布、丝织品,没有棉布的衣服 ②在夜市上、瓦舍里可以欣赏杂技 ③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 ④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能发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⑤在都市可以看到外国传教士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电视剧《雍正王朝》再现了清朝的一些史实。下列事件与雍正有关的是 A.设立军机处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册封班禅 D.始兴文字狱 15.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16. 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这一王朝是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7.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东南亚一带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波斯湾和阿拉伯 A.宫城 B.京城 C.皇城 D.外城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满分28分。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1)你能说出这首词中涉及的五位历史人物吗?(5分) (2)请列举出其中三位人物的历史事迹各一项。(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外之间既有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武力冲突的一面。 材料二 当世界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变时,大清王朝的统治者却对“天朝”的地大物博极尽夸张之词,对外部世界懵然无知。 请回答: (1)试举一典型事例说明材料一中“中外之间友好交往的一面”,并说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3分) (2)试举三例说明材料一中“中外有武力冲突的一面”。(3分) (3)材料二致使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它导致了什么结果?对此你有何启示?(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