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施工组织 主体
3.2.3脚手架工程
(1)外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的底脚必须牢固,应在墙基回填土以后搭设,回填土应分层夯实,达到坚实平整,上铺15cm厚C10砼,认真做好排水处理。所有立杆底部均应设木板上铺150×150×10钢垫板。各类金属脚手架端角应设接地装置,并应成组设置,雷雨季节应按规范设置避雷装置。脚手架的立杆纵距不大于1.8m,大横杆步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0.9m,脚手架底步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相邻两根立杆上部接头相互错开,不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整体性。脚手架小横杆里端距离墙面不得大于10cm,外端挑出应大于25cm。阴、阳墙角处内立杆距墙的尽端不得大于30cm。外脚手架搭设必须高于建筑物顶端或操作面1.5m以上。脚手架内立杆与墙面间每隔四步应设一道隔离。大横杆间等距设置两根搁栅,且必须与小横杆逢点绑扎。脚手架剪刀撑在脚手架两端四步四跨布置,间距15m搭设,角度为45°—60°。脚手架的顶端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封顶。内立杆应低于檐口50cm,外立杆应高出檐口1m。脚手架与主体结构之间必须有连接牢固的拉撑点,按三步三跨设置。脚手架使用荷载:结构架:300kg/m2;装修架:270kg/ m2。脚手架搭设允许偏差:垂直偏差为±10cm;步距偏差为±2cm;纵距偏差为±5cm;横距偏差±2cm;纵向水平杆±2cm。
(2)内脚手架搭设
砌墙内脚手架采用钢管搭设双排架,内架宽度为1.2m,立杆距离控制在1m以内,并加设剪刀撑。架上操作层应满铺厚木架板。
(3)拆除脚手架
① 必须在统一指挥下,由架工按自上而下,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的原则进行。
② 附墙拉撑点不得一次拆除。应拆一层,取一层。
③ 各种架料应逐层下传或用塔吊运下堆放整齐,不得从高处向下乱抛。
④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项目经理、工长必须对班组及操作人员作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指定专人负责,严禁抛扔架管及扣件。
⑤ 其它未尽事宜,均严格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脚手架检查标准进行操作。
3.2.4主体工程
(1)施工顺序:绑扎柱钢筋—→支柱梁板模板—→绑梁钢筋—→绑板钢筋—→浇柱梁板砼—→支楼梯模板—→绑楼梯钢筋—→浇楼梯砼—→墙体砌筑。
(2)施工要点
①柱、梁、板钢筋
(a)各梁柱纵向钢筋的锚固及搭接按国标03G101-1图集要求,按二级框架选用。框架柱纵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框架柱接头位置应避开构件最大弯矩处,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按规定连接,柱纵向钢筋接头处最低点距柱端不小于截面长边尺寸且在楼板面以上750mm处。钢筋接头之间错开的距离为35d及不小于500mm,同一截面钢筋的接头数应小于钢筋总数的50%。接头位置应避开梁柱箍筋加密区。框架梁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悬臂梁上不允许接头。
(b)柱与墙相连部分均沿墙高没500mm设2Φ6墙体拉结筋,拉结筋拉通设置。外墙转角处及悬墙端部均设构造柱,构造柱截面及配筋按要求设置。
(c)箍筋末端应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钢筋搭接处长度不小于12d。当墙高超过4.0米时,应在墙体适当高度(窗台或门洞上皮)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筋砼连系梁,连系梁截面为b×180,b为墙厚,纵筋上下各为2Φ12,箍筋Φ6@200,在门洞处课代替过梁,配筋应满足过梁要求。
(d)栏板及女儿墙构造柱主筋4Φ12,箍筋为Φ6@100。女儿墙构造柱应与压顶钢筋相互锚固,构造柱纵筋应锚入屋面层梁柱内。
(e)本工程所有未注明现浇板上负筋的分布筋为Φ6@200。现浇板底钢筋顺短跨钢筋放在下层顺长跨钢筋放在上层。
(f)现浇钢筋砼楼板板内下筋在支座处搭接时,断点应延至梁的远边,板内上筋不能在支座搭接。
(g)楼板上的孔洞预留,当尺寸不大于300mm时,将板筋从洞边绕过不得切断,当孔洞尺寸大于300mm时,应按设计要求附加钢筋。
(h)当柱上下层钢筋数量相同而上层柱钢筋直径大于下层柱钢筋时,或当柱上下层钢筋数量不同时应将上层柱直径大的钢筋和错位的钢筋锚入下层柱内。
(i)梁各层平面配筋图中主次梁交接处,均应在主梁内,次梁两侧增设共六组附加箍筋@50。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按要求设置,当梁腹板高度大于等于450时,梁两侧增设构造钢筋Φ12@200。
(j)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k)钢筋制作:钢筋制作采用机械断料,弯曲成型。在钢筋制作前认真熟悉施工图,遵照施工图做好配料表,再依照配料表制作各种构件钢筋。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钢筋的弯曲或弯钩形式,弯心直径、平直长度必须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成型钢筋要分类堆放,并配带有构件名称,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