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名词解释部分.doc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名词解释部分

名词解释部分: 【神话】 神话即是关于神的故事。按照马克思有关神话的论说,其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它是想像或幻想的;它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和所经历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是经过“幻想”加工成为想像中的“神化”了的现实生活;它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的远古时代的产物。我国古代神话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象开天辟地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神农、造字的仓颉,制箫的舜、发明弓箭的般等神话人物都是对从事生产劳动的英雄,工艺能手或创造发明家的艺术反映。神话中的有些形象,有崇高的理想,磅礴的气势,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他们是我国劳动人民斗争精神的概括和楷模,如鲧禹治水、羿射九日、刑天争帝故事中的人物。神话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标志,它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赋比兴】※ 《诗经》中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语出《周礼?春官?大师》,最早解释“赋比兴”的是东汉大司农郑众。而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则对后世影响最大,可作汉代的代表。郑玄《注》曰:“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类,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但这种解释没有抓住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而是偏重于阐明它在封建教化中的作用。唐宋以来学者们的解释已脱离“诗教”,把“赋比兴”明确作为艺术手法来探讨,逐渐科学起来。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的解释明确合理,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遵从。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它用于叙述,铺写、抒情、刻画形象以及语言行动描写。比兴是为了加强作品的形象性,比就是比喻,把抽象的感情表达得生动、真切。兴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描绘,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赋比兴”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在后代诗歌创作中仍然被广泛运用,并且在不断发展,对我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风、雅、颂】 按照音乐的不同对《诗经》作品的分类。风,指音乐,乐曲。《诗经》有十五国“风”,即指十五个地区不同的音乐。雅,即“正”,正声,朝廷之乐曰“雅”。《诗经》有大雅、小雅,均为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其“大雅”、“小雅”之别,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美盛德之形容”,“颂”,即是舞容,《诗经》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均为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 【三家诗】※ 指汉传授《诗经》的鲁齐韩三家的诗说。语见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诗经》二十八卷,齐鲁韩三家。《鲁诗》因鲁人申公而得名。申公以《诗经》训诂传授弟子,不作解说之传,有疑问处即缺而不传《鲁诗》在汉代信誉较高,传授最广,西晋时之佚。《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齐诗》在西汉虽盛行一时,但因其驳杂迷信失传最早,之于三国魏时《韩诗》出于燕子韩婴,他断章取义,推导诗人作诗的本意作《内传》、《外传》数万言,三家诗说均属于今文经学。其遗说在清代被许多学者辑录研究其中有名的有陈乔枞的《三家诗遗说考》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春秋笔法】 指《春秋》作者运用的那种委婉曲折、含有微言大义的写作手法。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春秋》含有“微言大义”,孔子作《春秋》时“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正因为古代学者有这种看法,后人便把文笔曲折,带有“微言大义”并且意含褒贬的文学称为“《春秋》笔法”。《春秋》文字简洁精确,用词严谨,因而在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常常反映出作者的看法和态度,也留给读者准确的概念。如吴楚之君自称王,《春秋》贬之曰“子”等,这种严格的倾向性对后代修史的人有很大影响。说《春秋》“寓褒贬”即指此而言,但是说《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含有“微言大义”并不准确,“微言大义”说只是《春秋》被尊为经后,古代学者为了抬高它的身价而做的一种附会与曲解。 【尚书】 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它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秦代焚书后,《尚书》暂绝。汉初出现了古、今文不同的传本:经师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出现了用古文字写定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不久这十六篇又亡佚,此称古文《尚书》;西晋永嘉之乱后,今文《尚书》散亡。今存于《十三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共有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与汉代传本文字大抵相同,另外二十五篇为东晋人的伪作,称为《古文尚书》。 【春秋三传】 是经孔子修订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记事极简括,《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均为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其中《左传》为古文,《公羊》、《谷梁》为今文。 【吕氏春秋】 是秦国统一中国之前,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书,成书约在公元前期39年前后。《吕氏春秋》历来被视为杂家著作,其中以儒、道、法、阴阳家思想成分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