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王力古汉语0词的本义和引申义.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王力古汉语0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 在造字时代以前,一个词可能还有更古的意义,但是我们却无从稽考了。 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历来的文字学家都是从分析字形入手探求本义的。 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 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 ,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树根,本义。 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 ,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扫除,本义。 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备,本义。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 、朝 、射 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三、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形貌形状 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 功能作用 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 方式情态 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 《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 标志作用 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 动作代表主客体 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 以性状代人 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 以方位处所指人 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如:危,本指高,后指危险。 五、词义引申的方式 由实词到虚词。如: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例: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 汉语词汇研究运用于文学研究 宋代词人宋祁《玉楼春》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名句。清代文学评论家李渔颇不以为然,说:“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之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笠翁全集》卷八)。后人为此从艺术手法上找各种理由来驳斥李渔的说法,给“闹”字的用法加了不少赞语,但均未切中要害,因为他们忽略了“闹”这一词的词义演变情况。 “鬧”不见于《说文》,徐铉《说文新附》:“闹,不静也,从市鬥(斗)”这是一个会意字,本义与声响有关,集市争斗,人声嘈杂。字的这一结构就埋下了与视觉沟通的根子。听觉上的嘈杂,会使人产生视觉上的“众多、聚集”的联想。 齐民要术·杂说》:(麻苗)“稠闹细弱不堪留者,即去却。”“稠闹”指麻苗极为稠密。“闹”与“稠”同义连文。 《齐民要术·杂说》据考证系唐宋人所增。“闹”在宋词中当“浓密”讲更是屡见不鲜: 春光闹,鸳浴垂杨沼。 赵必豫《隔浦莲》 记长堤画坊,花柔春闹,几番携手。 张炎《月下笛》 由此可见,“浓密”在当时已是“闹”的一个固定的义项,不过它在宋以后则已消失。而宋祁的词利用了“闹”的两个义项:浓密、喧嚣,既勾画了一幅绚丽的图景,又在听觉上产生联想。有声有色。 表 《说文》:表,上衣也,从衣从毛,会意。许慎误。 表的本义是指裘的有毛的这一面。《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引申为凡是外衣都称表。又引申为外表,跟“里”相对。《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 端 端,从立,耑声。本义是站得直。 《庄子·山木》: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后来引申为端正、正直。 古代还有事物的一头,发端等意义,是耑的假借义。如《荀子·王制》:若环之无端也。 纲 从糸,冈声,本义是提网的总绳。《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现代纲举目张都保留的是古义。 纲绳对于网来说非常重要,因而引申为事物的主要部分。所以引申为大纲、提纲、纲常。 三纲五常 更 从pu,丙声。《说文》:更,改也。pu就是扑字,跟手有关的动作,本义就是改变、改换。 《左传·昭三年》:景公欲更晏子之宅。现代汉语更改、更换、变更等保留了古义。 更在古代还有经历的意思。《史记·大宛传》: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更还有续的意思,是庚的假借义。然后继续向副词虚化,有了再、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