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识判断讲义-02.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识判断讲义-02

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基本派别的标准。 真题演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C )的统一。 A 理论和实践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D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是(ABCD ) 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人生观 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人生观 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 人生观影响世界观和历史观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力图从具体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源。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 “水是一切的始基” (古希腊 泰勒斯)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背离了古代哲学吧世界看成整体的辩证法观点,在思维方式上特有的孤立、静止、片面以及否认矛盾的局限性。 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唯物主义不彻底性)。 霍布斯就认为,世界史一部巨大的机器,人体不过是精妙的小机器,心脏好比发条,精神好比游丝,关节好比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认识是反映与认识是能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 万事皆备于我、吾心即宇宙、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理在事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实在是人通过感觉索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关系: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内容、实质,运动史物质存在的形式。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运动史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史唯心主义。 静止: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事物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运动都是运动的绝对与运动的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功反对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只承认相对静止反对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时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有静、静中有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真题演练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BC)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时间空间 2,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会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D) 时间是由人的主观感觉决定的 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的具体特征是可变的 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三,意识 起源: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本质: 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 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真题演练 1,“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是(D ) 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强调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否认人的自觉能动性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C,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辩证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