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艺论文
对曲艺知识的学习心得
交通工程09-2班 覃建国3090538226
曲艺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但对于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去了解戏曲了。学校为了使我们更对曲艺有进一步的了解,开了戏曲知识这一门课程。下面我说一下我对曲艺这一门课的了解。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曲艺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我国民间的说故事、讲笑话,宫廷中俳优(专为供奉宫廷演出的民间艺术能手)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艺的艺术因素。
到了唐代,讲说市人小说和向俗众宣讲佛经故事的俗讲的出现,大曲和民间曲调的流行,使说话伎艺、歌唱伎艺兴盛起来,自此,曲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也有了职业艺人,说话伎艺,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演唱形式极其昌盛,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都对此作了详细记载。 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边地带赋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说唱纷纷流向城市,它们在演出实践中日臻成熟,如道情、莲花落、凤阳花鼓、霸王鞭等;一方面一些老曲种在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地域和方言的特点发生着变化,如散韵相间的元、明词话逐渐演变为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曲艺品种,大多为清代至民初曲种的流传。
通过曲艺知识这门课我对中国曲艺有了更多的了解,不但知道了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有:京剧、昆曲、豫剧、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曲艺的戏剧名词有:小旦、小戏、小生、小花脸、三部曲、正末、正旦、正剧、正净等等。还欣赏到了很多著名的戏曲,如京剧的《贵妃醉酒》、广西彩调剧《刘三姐》、黄梅戏的《天仙配》等等。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梅戏的《天仙配》。
《天仙配》的剧情非常简单,角色也不多,但故事情节却非常的好,深受老百姓的喜好,通俗一点就是适合他们的品味。《天仙配》的剧情是历史上有关孝子董永的传说演变而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经过民间或野史不断的流传,最终就成了神话爱情故事,其本义也就是宣扬孝道、尽孝能够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主演是在戏曲界享有盛名的黄梅戏演员严风英、王少舫。严凤英创造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间村姑,既热情大胆,又勤劳智慧;严凤英尤其把是把七仙女对董永诚挚的爱情,表现得十分深沉动人。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朴实、敦厚、可亲。这两个形象,富有浓郁的人情味与强烈的真实感,虽系神话,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美好人物精神的折射.是劳动人民审美理想的体现。
纵观中国曲艺发展史,曲艺的主要作用是审美、娱乐。孙玫先生在《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一书中指出,“就中国传统戏曲而言,尽管在传统社会里也曾有文人把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引进戏曲,借高台以施教化,但这种‘教化’首先也还得服从于戏曲的娱乐和审美。中国戏曲继承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粹,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华灿烂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自娱娱人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历史知识,宣扬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时代不同,统治阶级对戏曲的看法和态度不同,曲艺被赋予的职责、发挥的作用也大不相同,戏曲一度由“不登大雅之堂的、自为状态的小道末流”上升为“用以载道”的社会工程,过多地从功利角度,夸大戏曲的意识形态功能,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通过这十周以来对曲艺知识的学习,不仅使我对曲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文化内涵,还使我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学校能多开像曲艺知识这样的课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