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治政体得以确立的动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治政体得以确立的动因分析

民治政体得以确立的动因分析 摘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采用的是民治政体,民治政体得以确立的动因是什么,是什么促成人民推翻一个个“君主政体”或“少数政体”等旧政体形式而选择民治政体,民治政体的出现是自然演进的结果吗?对于这几个问题,本文拟从英国与中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民治政体变迁之路出发,探讨一般的民治政体得以确立的原因。 关键词:民治政体、国家政权、自由、平等、历史变迁 民治政体源远流长,从世界史范围来看,至少可以追溯到2700 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公元前7 世纪古希腊地区分布着许多城邦国家,其中的雅典城邦最早推行“民治政治”,雅典成为了民治政体的发源地。虽然民治政体从古到今经历了各种形态的流变,并具有不少的局限,但是民治政体仍是今天世界各国人民认为最为理想的政体。诚如丘吉尔先生所言,“虽然民治并非一种有效率的体制,但它却胜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民治政体,这是民众的选择,那么,促成人民推翻一个个“君主政体”或“少数政体”等旧政治形式而选择民治政体的原动力是什么?笔者将在本文中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民治政体概念 民治政体这个名词从希腊雅典以来都被用作指示一种“政府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国家的统治权在法律上不是属于一个或几个特别阶级,而是属于全团体的分子,这即是说,在一个运行投票方法的团体内,统治权属于组成这个团体的成员中的大多数。希腊人把民治政体,即这种多数人的统治,一方面用来针对“君主政体”,即一人统治,一方面用来针对“少数政体”,即少数人统治,民治政体明显的区别于以上两种政体,这两种政体是因血统或财产而享有特权的阶级的政治。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一个国家内多数的人民一定是较贫穷的阶级,所以民治政体在实际上就是“贫民统治”或者“庶民统治”。综合起来,民治政体的真正意义便是指“用投票表示主权意志的全民统治。” 二、中英两国民治政体的历史进程 (一)、英国民治政治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 1、查理一世时期到光荣革命 查理一世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国王与国会的冲突, 这次王权与议会的冲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民反对宗教的压迫;第二个原因是反对政府的腐败,尤其体现在反对几种侵犯人民自由的国王特权,典型的有,国王不经过国会的同意而征收赋税,发布“行政命令”等。当时人民反抗国王的号召,依据在于自信人民原有几种“习惯的”权利。并且,他们经过了近五六十年的冲突后,不仅成功迫使国王承认了这些权利,而且扩充了这些权利的内容,以至于从此以后,国内最高的权利从国王转移到了众议院。这次民众起来反抗的原动力是出于对实际上压迫的反抗。在国内战争时期,国会党的大多数都是清教徒,清教徒中的中坚力量是“独立派”。他们的观点认为但凡是基督徒都是自由和平等的,所以基督徒,不仅在宗教集会中有参与议事的权利,即使在基督教国的政治上也有参与政事的权利。这种观点在洛克的《政府论》中又得到进一步的确立。 2、受法国大革命影响的时期 在光荣革命以后,英国人满足于当时的政治制度,他们的制度是大地主的少数政体,大地主可以通过控制众议院的来自小邑的代议士来操纵下议院,从而保持他们的权利。到18世纪末期,国王试图扩张王权同时少数政体种种弊端凸显,改革的要求随之而起,有知识的人群对于法律的弊病,以及选举的腐败认识的更加透彻,加之法国革命的刺激,改革的运动空前高涨起来,结果收获了1832年“选举改革案”的胜利,从而扩充了选举权,这次冲突完全没有流血,也没有内乱,全国人民都抱着一种信仰,即认为通过对下议院代表制的改良可以铲除所有积弊。 3、英国宪章运动后期 1832年的法律扩充了选举权,但是大多数劳动者仍然没有选举权,所以其结果不过把投票权转移到中等阶级及肉体劳动者的上流部分身上去,而有产阶级,即地主及资本家依然占据着国家的重要机关。这样的局势又持续了几十年,这几十年中英国又经历了三次选举改革才发展到现代的民治政体,1867年选举法把各小邑的选民资格降低。1885年将各州选民资格降低,最后,1918年的选举法律赋予一切成年国民以选举权,对女子也一视同仁。这三次改革不同于从前的改革之处就是都没有强烈的群众运动。 4、英国模式的总结 英国从君主政体到现代的民治政体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在这长期的政体演进初期,真正的原动力来自于宗教的压迫和政治的专横,为了解决这样的政治弊端,英国民众将国王抑制于国会之下,演进的后期动因主要有:中下阶级经济的进步,势必造成这一群体在政治上有所要求;旧政体的弊端,使人民产生铲除这种弊端的愿望;自由党和托利党之争,他们都想提出吸引民众的政见来笼络人心以取得政治上的胜利。值得注意的是,除了1832年以外,广大的劳动者,在着长期的政治演变中未曾有过政权要求,旧制度的推倒完全有赖于上等阶级的活动及中等阶级的支持。政治平等的理想也仅仅在广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