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洁能源与防洪防旱
清洁能源与防洪防旱
工程101班 李东福 201005159
全球能源困境
石油是全球经济命脉,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全球GDP增长将降低0.3个百分点,而全球CPI物价指数将上升0.2%。对于中国这个能源进口大国而言,石油的战略地位更是如此:2005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的进口量达1.36亿吨,这个数字占当年全球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左右;在全球石油贸易总量中,中国的进口量也占6%。 进一步看,目前中国原油年产量约1.85亿吨至1.95亿吨,但近年来原油产量逐渐跟不上消费需求:2005年中国消费石油3.17亿吨,净进口石油1.36亿吨,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为42.9%。而2003、2004年,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均超过40%。 石油对于中国的意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形势,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2002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油荒”、“煤荒”、“电荒”,能源问题由是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能源问题也是多年积弊之下的集中爆发。在提出结论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中国出现能源危机的原因所在,个中原因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粗放增长,单位产出的能耗高。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将近30年,GDP年平均增长率9.6%,但增长方式粗放,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能耗、重工业化为主要特征,从中国当前GDP构成看,工业依然是主体: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7.6万亿元,占GDP比例超过40%,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则达8.8万亿元。 GDP的这种构成表明,我国依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资源消耗巨大但效率不高,单位资源的平均产出不到发达国家的1/10。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重工业化趋势越发明显,对能源的渴求越发强烈,在近9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之下,油荒电荒煤荒运荒等等也就不足为怪。 中国产业结构重型化在未来20年内无法根本扭转,我国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仍将面临着能耗增加的压力。近20年来中国只要GDP年增长率超过9%,就很可能出现资源紧张、经济过热等问题。 其次,我国能源价格长期扭曲,能源商品之间定价不尽合理,导致能源配置效率低下。为了支持重工业发展,煤的价格一直低于市场水平;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但成品油价格尚未放开,仍然实行政府指导价(低于国际市场价);天然气及电力价格均由政府控制。 第三个问题是能源替代战略研究与应用的滞后,油煤之外没有其它替代能源。发达国家经历过几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机,早已开始研究替代燃料和推广新能源,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均已取得不俗进展。以美国为例,美国建有乙醇工厂97家,还有33家正在筹建,乙醇年产量达39亿加仑;风力发电投资额达30亿美元,增加供电2400兆瓦,电力发电量年增长率达35%。反观我国,尽管寻求替代石油的努力始于20多年前,但一直未有明显进展,石油及煤占据了能源的绝大部分。
中国危机能源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经济学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让社会主义更加社会主义,让市场更加市场。”中国能源未来的战略选择,其核心原则恐怕也是如此。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美元走向贬值之路,黄金成为全球通行无阻的硬通货。40年后的今天,美元依然呈现弱势,人们开始习惯于将石油称为黑色的金子,拥有石油就等于拥有了财富。 2001年以来,以能源、贵金属、工业金属为代表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石油价格也持续上涨,2006年以来,国际油价始终在65美元/桶以上的高位运行,8月底甚至出现了78美元/桶的天价,较2001年15美元/桶的价格暴涨了5倍。进入9月份,国际油价有所回调,徘徊在60美元/桶附近。 近年来,美国国内需求旺盛,欧元区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增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全球能源供应紧张。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消费量约为540万桶/天(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消费量约为2000万桶/天)。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目前,42%以上的石油必须依赖进口,寻求新的石油及至能源发展战略,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约束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将决定着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应对措施
胡锦涛、温家宝先后就能源问题发表国际演讲,能源问题之严峻可见一斑。7月,胡锦涛主席在“G8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峰会”上郑重提出了中国能源安全主张:各国应该“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不应该把能源问题政治化”。遵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