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井下其它灾害防治
第七章 井下其它灾害防治
第一节 顶板灾害防治及装备
一、影响矿山压力显现基本因素分析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各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如下:
煤层顶底板力学性质
顶、底板岩性:本井田可采煤层32、62、63、81、82、1l2、顶板以泥岩为主,其次粉砂岩,局部细、中砂岩。底板以泥岩为主,其次粉、细砂岩。对井田内各见煤钻孔进行统计,可采煤层直接顶、底板岩性厚度见表7—1—1。
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煤系地层大多胶结良好,主要可采煤层(81、82)顶板泥岩抗压强度11.3—25.6Mpa,岩石力学强度较低,变形模量小,遇水易泥化膨胀、崩解,煤层顶板极易坍塌、冒落,开采过程中容易放顶。细、中砂岩抗压强度39.0~159.0Mpa,抗拉强度1.59~4.04Mpa,岩石较坚硬致密,抗压强度高,顶板不易坍塌。
8煤层底板泥岩抗压强度9.7~35.6Mpa,抗拉强度0.68~3.40Mpa,力学强度低,岩石受压易破碎,局部可能产生底鼓。粉砂岩抗压强度为34.1~63.2Mpa,细砂岩抗压强度55.2~81.0Mpa,岩石坚硬完整,不易发生底鼓现象。
根据井田内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指标、水理性质和厚度等参数,按煤炭部试用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分类方案(建议),可将本井田煤层顶板分为二类,底板分为一类,见表7—1—2、7—1—3。
巷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该井田矿井初步设计方案:回风水平为-460m,在8煤层上部,第一水平(-640m),运输大巷在8煤层下部,根据8个钻孔回风巷、运输大巷孔的取芯和系统采样测试成果资料。回风水平以上主要工程地质岩组有风化岩组、泥岩组、砂岩组。运输大巷附近主要工程地质岩组有:泥岩组、砂岩组。
在煤矿建井、开拓和生产中,巷道围岩常有黑色泥岩;炭质泥岩、砂泥岩互层等软弱岩体,是井田内主要软岩,这些软岩易风化、破碎,力学强度低,而且遇水崩解、泥化,是造成巷道、石门围岩失稳、支护困难。对矿井开拓和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并将成为煤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
矿床工程地质类型:矿床是以碎屑岩组为主的坚硬~半坚硬层状岩类矿床。煤层顶、底板泥岩抗压强度低,多属软岩,稳定性差。粉砂岩属中等坚硬岩类,细砂岩胶结良好,坚硬致密,岩石抗压强度高,稳定性好,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矿床浅部基岩风化带岩体质
主要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统计表 表7—1—1
岩性
煤层 泥岩 粉砂岩 细砂岩 中砂岩 统计点总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32 顶板 1.04~~~~~~~~~
6.77(1) 98 底板 0.33~~~~~~~~~~~~~~~~~~~~~~~~~~
无周期来压顶板 20~30 >2 回采后,冒落矸石将会全部填满空间,老顶受到冒落岩石的支撑,便不会产生突然折断现象 112 81、82、32、112 普通底板 底板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0 Mpa,厚度大于0.40m 注:Rc——直接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Km——直接顶厚度∑h与采高m的比值。
(一)、影响矿山压力显现的地质因素
1、断层
断层破坏了煤层和顶板的完整性,而且在断层两侧形成破碎带,容易发生局部冒顶或垮面,致使初步来压与周期来压步距改变,增加顶板管理的复杂性。
工作面遇断层时顶板冒顶的危险程度与断层走向和工作面交角有关。交角越小越不利。倾斜断层要比走向断层危险。
工作面由断层下盘向上盘推进遇到倾斜断层时,过断层之前容易发生冒顶。当工作面由断层上盘向下盘推进时,在工作面过断层后一段距离内,也易发生冒顶。
工作面遇走向断层时,通常也是断层面下方为冒顶危险区。
2、褶曲
从煤矿生产实践来看,大褶曲构造只是使煤层倾角发生变化,对工作面顶板压力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对工作面生产有影响的是小褶曲。小褶曲可能使顶板局部破碎,易于发生局部冒顶。当褶曲倾向和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时,工作面忽而采上坡,忽而采下坡,也会造成顶板管理困难。在采下坡时,采空区垮落岩石可能冲向工作面,撞倒支架,引起冒顶;此时必须打斜撑加强支护。
3、挤压
这是指煤层受挤压作用局部变厚或变薄的地带,挤压在平面图上成圆形或椭圆形,面积有十几平方米到百余平方米不等。
工作面通过煤层变薄带,由于顶板岩层下压极易离层和破断,并可能发生顶板短时急剧下沉现象,这些都是造成冒顶的地质因素。
4、破碎带
这里是岩石和煤层突然变得破碎的地带。破碎往往与挤压因素有关,也可自然生成。工作面经过破碎带将给顶板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5、冲刷
冲刷是成煤后水流侵蚀了岩层或煤体,而后又充填了被侵蚀的地方。冲刷对矿压的影响很大。有些顶板本来是页岩,由于冲刷作用,页岩被坚硬的砂岩所代替,岩性发生了变化,本来容易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艺术摄影》课件——项目8 航拍照片的后期处理.ppt VIP
- 新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环境》大单元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泰山版).docx VIP
- 2024年(新高考I卷)英语试卷评讲 课件.pptx
- 2025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That's Us高清钢琴简谱.pdf
- 2025年中考命题作文押题预测:《我的2024》写作指导+佳作展示.docx VIP
- 教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VIP
- 2025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