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
1、仪器装置 燃烧瓶有500ml、1000ml、2000ml规格的硬质锥形瓶 瓶塞上有一根铂丝(直径1mm),成网状或螺旋状 铂丝作用:A、本身性质较稳定,不易燃烧 B、具有催化作用 2、操作 固体供试品包裹法: 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前:用少量水封闭瓶口 实验操作时:按紧瓶塞,以免气体逸出 实验操作后:充分振摇,完全吸收,注意瓶口洗涤 实验中燃烧不完全的原因: 通氧气不足 供试品受潮 供试品包得过紧或过松 燃烧瓶不严密,有氧气逸出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压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二)、适用范围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适用于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型化合物等的定性、定量分析。中国药典主要用于药品的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检查、杂质限度检查和鉴别等。 (三)、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输液泵系统、进样器系统、色谱柱、检测器、记录器、显示器及数据处理机(或兼有组分收集系统)等组成。使用时应按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四)、仪器的校正 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柱箱控温精度、基线噪声、基线漂移、灵敏度或检测限、线性范围的检定均按仪器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进行校验,应符合规定。2.以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差示折光检测器为检测器的实验室通用液相色谱仪的检定,所用各种标准物质应使用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批准颁发的标准物质。具体校正方法和主要技术指标见“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的校验”。3.泵的耐压试验4.泵流量设定值误差、流量稳定性误差的试验5.柱恒温箱温度设定值误差和控温稳定性误差的试验6.梯度准确度的试验7.定性定量重现性的试验 (五)、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1.色谱柱的填充剂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硅胶(正相色谱)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反相色谱)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填充剂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2.药典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3.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 (六)、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n = 5.54(tR/Wh/2)2式中 tR为保留时间(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 Wh/2为半峰高宽。 (六)、系统适用性试验 2.分离度(R) 除另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2(tR2-tR1) R = ————- W1+W2式中 t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R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1及W2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六)、系统适用性试验 3.重复性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溶液,连续进样5次,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进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也应不大于2.0%。 (六)、系统适用性试验 4.拖尾因子(T) 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之间。 W0.05h T = ——- 2d1式中 W0.05h为0.05峰高处的峰宽; d1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七)、测定法 定量测定时,可根据供试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测定杂质含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一)内标法 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1.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AS/CS 校正因子(f)= ——- AR/CR式中 AS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AR为对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利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pdf
- 2024年铜杆行业商业计划书.docx
- 【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赛项食品理化分析技能测试赛题.docx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三农”短视频青年用户乡村印象形成研究.pdf
- 2024年-202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解析.pdf VIP
- 高血压的管理与护理PPT.pptx VIP
- 2016款东风本田艾力绅ELYSION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短视频运营实务教学课件.pptx
- nvidiasmbus邮箱接口smbpbi芯片手册dg 06034 v03.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