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艰难的生命延续之路
艰难的生命延续之路
-----中国遗体器官捐献问题探讨
导语: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个不可置否的事实,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或早或晚,或急或缓;也许是在我们的预料中平静的来临,也许是如急风暴雨般为我们的生命划上了休止符。无论怎样,当我们宛若昙花一现的生命走到了终点的时候,是否我们就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了呢?是否我们就再无机会为我们生命的画卷添上绚丽的颜色了呢?
中国庞大的器官需求与稀少的遗体器官捐献
中国遗体器官捐献成功率低原因何在
外国如何解决庞大的器官需求问题
中国应如何解决人体器官供需矛盾
中国庞大的器官需求与稀少的遗体器官捐献
2012年6月
那么什么是遗体器官捐献呢?遗体器官捐献就是当一个人不幸死亡时,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无偿的方式,捐赠给器官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让他们能够延续生命,改善未来的生活品质,并且能继续贡献社会。遗体器官捐献一般要求志愿者为身体器官基本健康,无大型流行性传染疾病,年龄不超过65岁身份明确且自愿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公民。
接受了小“希望”器官移植的患者是幸运的。据中央电视台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万肝病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每年全国只能开展两千例左右的肝移植手术;约有一百万做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但每年只能开展三四千例肾移植手术。每年我国300万潜在的器官捐献者中实际能捐献器官的,还不足100例。器官移植难的社会现状,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频繁发生地下人体器官非法买卖和移植事件,非法买卖器官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器官移植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中国的遗体器官捐献这个问题。
二·为什么中国的器官捐献成功率如此之低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器官资源潜在的供应能力强。但是,我国的器官捐献成功率却处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份来自凤凰网的调查。38997人参与了这次调查。
你愿意死后捐献器官吗?
a. 愿意 2067票 5.3%
b.有条件愿意 3393票 8.7%
c.无论如何也不愿意 32135票 82.4%
d. 说不清 1393票 3.6%
你认为不愿意捐献器官的原因是什么?
a.法律缺位,得不到法律保护 4947票 12.7%
b.不信任器官会给真正需要的人 14568票 37.4%
c.传统观念,入土为安 13489票 34.6%
d.说不清 5988票 15.4%
你认为该如何化解信任危机?
a.建立公开透明的程序 10641票 27.3%
b.民众对器官捐赠多一分信任 8463票 21.7%
c.完善制度来监督捐赠行为 4714票 12.1%
d.说不清 15173票 38.9%
分析一下这份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器官捐献率低有以下几个原因:
传统观念使然
在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里,当一个人逝世后,最为讲究身体完整地入土为安,否则就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家属在情感上也难以接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少人对器官移植十分敏感,
2.公众认知度低 国家关注较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献血事业刚刚起步,许多人反对献血,认为“血被抽走了便不会再生”“献血对身体有极大的伤害”等,随着国家对献血事业的宣传加大,民众认知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来。 1987年我国就颁布了《无偿志愿献血奖励办法(试行)》
3.程序复杂
下面是我国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流程图
在我国,如果要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光是申请就相当复杂。需要在《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填写完整后由捐献者本人或委托他人交到当地红十字会或者已开通试点的省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并携带捐献者本人的身份证原件,经公证处公证自愿申请捐献登记,再等待其单位将捐献者信息登记至管理系统。各个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遗体器官捐赠就无法实现,并且我国并未建立全国性的完善器官移植系统,无法及时地联系到合适的受捐者,使得我国器官捐赠事业举步维艰。
4.脑死亡标准尚无立法 器官捐献左右为难
在这里,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7年,成都有一名女学生冉婷,过马路时不幸被一辆飞驰的摩托车撞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