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羁旅思乡题材古典诗歌中的含蓄
浅析羁旅思乡题材古典诗歌中的含蓄
这段时间正在拜读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的《唐诗鉴赏辞典》,发现唐人作诗几乎均有涉及羁旅思乡题材的,故特意做了一些整理,将同一题材的不同作者之诗做了一些归纳,并参考了辞典中对诗歌的鉴赏。其中又发现这类诗作无论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思想感情的传达上,都或多或少的有含蓄的成分。前人早已对此有过深入浅出的分析,这里我只能就浅见所及,作点管窥蠹测。
首先,什么是含蓄?按照今天的看法,含蓄无非是不直接露骨地表达所要传达的意思,有委婉,幽曲之意。时间再久一点,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里提到过“婉曲”,他认为“其所言者情也,所写者景也,所言之不足,写之不尽,而余味深蕴者,亦景、情也”。言情写景,在情景外有言外之音,而这个“音”传达的方法便是含蓄。而古人如司空图,在其《二十四诗品》中就单独有对“含蓄”作过阐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处我认为并非是一个字也不写的意思,乃有“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语)之意。那么为什么古人在抒发思乡羁旅之情时普遍采用了含蓄的表达呢?通过对所收集的一些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归纳,而后发现这些意象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客观事物,像明月、黄叶、大雁、秋风、泊舟,等等。而我又从书上得知,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交通的不发达导致地区间的沟通与联系很少,故风土人情亦有较大的差异。羁旅在外地的游子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必然会寻找与故乡有着相似或相同特征之事物来作为寄托乡情的载体。这就导致了诗歌中会普遍出现采用含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现象。
那么诗人们具体又是如何运用含蓄的呢?接下来我就结合几首自己收集的唐诗,从诗歌创作手法与诗歌情感表达方式上来浅析含蓄的运用。
创作手法有二,一是对写法的运用,具体诗作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高適《除夜作》为例。这两首七言绝句中的两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夜故乡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人一个在重阳节,一个在除夕夜,纷纷“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不同于以往诗人直接表达主观上的思念,写此时家中亲人正在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从而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二是画外音的设置,此处再来看两首诗,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刘长卿《余干旅舍》中的“乡心正欲绝,何处捣衣声?”。诗人在旅馆中忽的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和制作寒衣的砧声,那声音不仅传入诗人耳中,更在读者耳畔萦绕。画外音的设置,使抒情的力度得以加强而又不显刻意雕琢的痕迹。
情感表达方式上主要是借景生情,这一手法传统早在《诗》里就有体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钱锺书说它“写景而情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四溟诗话》中有道“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王勃《山中》诗曰:“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重点在后两句,作者在一二句上直接抒情后,以一个纯景色描写结诗,这里用了“以景结情”手法,风吹黄叶之景,因为注入了作者的情思而加强了其感染力量,且久客思归之情亦因深秋之景的点染而平添了几许悲怆色彩。尤其是“以景结情”,使得全诗“宕出神远,耐人寻味”。诗人于复杂的自然事物中只选取一些留有印象的景色片段来写,通过这些片段反映没有说出的情意,这就使得全诗有了“婉曲”之美。
既然含蓄使得诗作的层次境界得以提升,那么如何在古典诗歌欣赏中去领会体悟呢?周汝昌在文学馆的讲座上曾说过,欣赏古诗要“悟”,“不要死于文字之下”。在我看来,意思大概是说读诗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带着生活的体验去寻找诗的契合点,由此就不会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了。那样方能体悟到含蓄之真谛。但如若没有过那样的生活体验呢?按照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阅读是读者“填空”的过程。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性,在诗的基础上构建自己所理解的世界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解诗途径。
By 阿鱼 (yjh0724@163.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