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352-2013地震灾情应急评估.pdf

  • 305
  • 0
  • 约6.3万字
  • 约 36页
  • 2018-02-24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13-12-31 颁布
  •   |  2014-07-01 实施
  1. 1、本标准文档 共36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震灾情应急评估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 disaster situation in emergency period GB/T 30352-2013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实施日期:2014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河北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中国 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均岐、苗崇刚、黎益仕、孙柏涛、袁一凡、王公学、宋立军、孙景江、杜晓霞、郭恩栋、张令心、张勤、郭迅、余世舟、周光全、 胡伟华、刘爱文、刘如山、黄宏生、李亦刚、王东明、刘金龙。 引 言 灾情信息是政府抗震救灾决策部署的重要依据。地震发生后,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进行灾情调查与评估(灾情应急评估),及时为政府提供决策部署必需的、 符合实际的灾情信息,是地震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提供适合于灾情应急评估简便易行的方法,统一地震灾情应急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充分归纳总结近20年来我国地震灾情评估方法研究和现场实践,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现场工作经验和 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与GB/T 18208.3-2011《地震现场工作 第3部分:调查规范》、GB/T 18208.4-2011《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 评估》的相关内容协调配套,但是对时限性的要求不同,本标准更加侧重于快速、动态的灾情获取和评估。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地震发生后,对地震灾情进行应急评估的内容、方法、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大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灾情应急评估。一般和较大地震灾害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42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8208.4-2011 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GB/T 24335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GB/T 24336 生命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震灾情 earthquake disaster situation 地震的灾区范围、等级,以及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和生命线工程破坏、地质灾害、次生灾害和对社会影响的基本情况。 注:改写GB/T 18207.1-2008,定义7.1。 3.2 灾区范围 disaster area 地震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工程结构破坏、环境破坏的区域。 注:相当于地震烈度Ⅵ度及Ⅵ度以上的区域。 3.3 灾区等级 grade of disaster area 在灾区范围内,以行政区为单元,综合考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房屋破坏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等指标确定的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