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PDFVIP

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

机械设备维修  /bid/  读《中国制造 2025》与“德国工业 4.0”后的思考 中机质协特别高级专家顾问 沈烈初 经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飞跃式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 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大而不强的格局尚无根本性改变。纵观世界各工业发达 国 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随着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 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地出现。各国在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仍把制造业作为主攻 方向,如 美国在2012年推出“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又推 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2013年德国颁布“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建 议,同年法国颁布“新工业法国”战略;2014年日本提出“日本制造业白皮书”; 2015年英国提出“英国制造业2050”等。 我国在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通知;不久之前国 务院又公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上近十年来推 进了包括01、02、03、04专项在内的十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规划,构成 了我国振兴制造业的战略与战术部署。 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虽有了巨大进步,但各行业间发展极不平衡, 如高铁制造业只有十余年的发展史,电工行业已有较长发展史,但高铁与发 电、 输变电成套设备已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两者都采用“以我为主”,引进技 术合作生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取得成功。航空航天、海陆军事装备,随着 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自力更生为主,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取得了骄人的成 绩。一些家电行业不仅量上,而且在质与性能上都有较强竞争力。但也要看到, 随着 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加速进行,以至我国有一些 行业被淘汰出局,如照相机、办公设备行业基本全军覆没,分析仪器、大型科学 仪器等似乎 有些溃不成军,高端医疗装备特别是检查用的影像设备,大多由国 外少数企业垄断。随着新兴行业的出现,其装备主要靠工业发达国家进口,如制 造大规模及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成套设备、原辅材料甚至清洗剂、超纯 气体等;生产光伏电池用的核心设备及原辅材料都是依赖进口;还有不少关键零 部件、元器件及各种专用 材料,很多产品在我们国家是空白,或达不到这些高 新产业的要求。至于乘用车的生产态势,大家一目了然,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 又是消费最大的市场,虽然它是 国民经济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因采取合资 方式,其核心技术与市场都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 国制造2025”必须面对它。就技术 论技术,就产业论产业,是解决不了“中国 制造业病根”的。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各种政 策、纲要、规划、计划、专项如何衔接好,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处理 不 好,就会变成“九龙治水”式的振兴中国制造业,有可能误导企业,重复投资。 上面行政部门各自为战,下面则形成企业投机心理,“一仆几主”的局面。 为此首先要弄清如何“以我为主”,“师洋而不崇洋”,从实际国情出发, 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把“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之一“智能制造”搞 好。 机械设备维修  /bid/  在阅读与学习这些文件中,全景式地回顾了笔者曾经参与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 一些局部工作。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史中,笔者从过去是参与者,现在是旁观 者、关心者的立场出发,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与疑虑,请教于专家、学者与政 府官员。 一、历史的回顾 机械工业应用计算机控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时北京机床研究所已成 立数控机床及系统的研究室。主要人员来自从苏联留学的海归学者,清华大学 等 一批高校也起步研究数控机床及系统,因此可以说在数控方面我国起步较早,距 离上世纪1947年发明半导体,首先用于军事工业,不久就发明计算 机,1952 年美国就出现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床,即数控机床,之间仅不到十年。但因缺乏 计算机技术的硬件与软件,当时又处在被封锁状况,进口集成电路模块 及其它 元器件十分困难,因此无法突破关键技术并产业化。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第一 机械工业部决定引进三个透平制造成套项目,沈阳鼓风机厂引进意大利新庇隆 公司的透平鼓风机、透平压缩机成套技术。杭州汽轮机厂从西门子引进了3系列 工业汽轮机,南京汽轮机厂则采用测绘仿制办法试制2.5万KW的燃气轮机。在 引 进中,特别购买了CAD的设计技术和软件与相应的计算机硬件,并进口了一 大批在当时也属于高档的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