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3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福建省长汀一中.ppt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 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4、(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5、[2010·北京卷] 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这表明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6、右边《大学生就业》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人生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 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C.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竞争就业观 D. 大学生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 老人跌倒,扶不扶?原本不需讨论的问题,时下却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回答7—8题。 7、据某网站调查,44%的网友选择“不会搀扶”,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关。”材料表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8、“扶不扶老人”是一个风向标,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必须: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各种选择 ④两利相权取其轻,两弊相衡取其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D 9.(2009江苏卷·37)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倡议行动 通过个别访谈和网上调查,大家发现在部分中学生中存在以下问题:有的片面强调自我,不能主动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缺乏耐挫力;有的贪图享受,追求“时髦”,盲目攀比;有的只想从事报酬优厚、安逸、“体面”的职业,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大家准备以“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请你就倡议书的内容,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列出三条发言提纲。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奉献精神。 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③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参考答案: 10.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幸福”成为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具体做法,如:北京代表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代表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理由。 (9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的实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标准。(3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