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光温室番茄早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教学幻灯片.ppt

日光温室番茄早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教学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日光温室番茄早疫病的发生及防治 报告人:何志学 2014年3月26日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是由茄链格孢菌所致的一种常发病害,其最主要特征是不论发生在果实、叶片或主茎上的病斑,都有明显的轮纹。果实病斑常在果蒂附近,茎部病斑常在分杈处,叶部病斑发生在叶肉上。除了番茄,还能危害马铃薯、茄子 、辣椒等。 目前,该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已成为露地、保护地番茄栽培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该病引起的落叶、落果和断枝,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1-2] ,而且因果实内含有毒素,会使人体患有血液病,影响人体健康[3] 。 一 番茄早疫病的病原及侵染 1 病原 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寄主为番茄、马铃薯、茄子、辣椒等作物,其主要侵染体是分生孢子。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束生,每束1~5根,梗圆筒形或短杆状,暗褐色。 2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表面越冬,附着在种子上的病原可存活2年,播种带菌种子,种子萌发时即可发病,病原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形成初次侵染,潜育期2~3天后出现病斑,3~5天产生分生孢子,并可通过气流、雨水、昆虫和农事操作进行多次侵染。在温室内,病原主要是种子携带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土壤中带有分生孢子,或者从通风口处,风携带分生孢子进入温室,完成初侵染。 二 危害症状 番茄苗期、成株期都可发病,为害叶片、茎、果等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 1 对叶部的危害 叶片受害最初出现深褐色或黑色圆形或椭圆形小斑,有时几个病斑可以连成一片而成为大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稍凹陷,有突起的深褐色同心轮纹。潮湿条件下,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相继枯死而脱落。 2 对茎部的危害 茎部发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幼苗期茎基部发病,严重时病斑绕茎1周,引起腐烂。 3 对果实的危害 青果发病多在花萼处或脐部形成黑褐色近圆凹陷病斑,后期从果蒂裂缝处或果柄处发病,在果蒂附近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有同心轮纹,斑面着 生黑色霉层,病果易裂开,提早变红。 三 番茄早疫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生条件 1 传播途径 茄链格孢菌通过气流、微风、雨水溅流,传染到寄主上,通过气孔、伤口或者从表皮直接侵入。在体内繁殖多量的菌丝,然后产生孢子梗,进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一季作物收获后,病原以形成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落入土壤中进行越冬,第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有的分生孢子可残留在种皮上,随种子一起越冬。 2 发生条件 病菌靠风、水、昆虫传播。在影响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中。气象因素,特别是相对湿度(降水量)作用最大[4] 。番茄早疫病菌生长和萌发的温度范围较广(5~35℃),其中以25~30℃为最适[5,6] 。所以温度高、湿度大时易于发病。天气多雨雾时, 可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并迅速萌发,常引起病害的流行。老叶一般先发病, 幼嫩叶片衰老后才发病。棚内结露时间长、基肥不足、低洼积水、管理粗放、植株生长衰弱等均有利于早疫病的暴发流行。 成株发病时叶片出现水渍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为褐色,病斑较大,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新鲜病斑背面产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果实以绿色果实受害最重,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棕褐色,边缘明显,形状不规则,稍凹陷,病部较硬,病斑部位表面略显凹凸不平,严重时果实大部分甚至全部出现病变,呈“铁皮果”状。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