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中国电影史》
概述: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与中国电影
中国历史:巨大的历史变迁;深厚的历史资源;独特的民族意识。
中国文化:绵延的文化传承;伦理本位、儒家(忧患、道德意识);农业文化与乡土意识。
中国电影:百年六代。坎坷艰辛。光荣梦想。
四大板块:(1)早年的道德图景(1905-1932);(2)乱世的民族影像(1932-1949);(3)分立的家国梦想(1949-1976);(4)整合的文化阐发(1976- )
第一章 第一代电影人:
民族电影意识初萌·郑正秋
郑正秋(1889、1—1935、7)
原籍广东潮阳,生于上海。14岁肄业于上海育才公学。1910年开始发表“丽丽所剧评”,主张改革旧剧,提倡新剧,认为戏剧应是教化民众的工具。后任《民言报》剧评主笔,并主办《民立画报》和《民权画报》。1913年与张石川合组新民公司,专事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编、导、演业务,并与张石川合作编导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与张石川、任矜萍、周剑云等共同创办明星影片公司,同时设立明星影戏学校,任校长。一生编导、编剧、导演、演出影片计40多部。
代表作:《二八佳人》(1927)、《血泪黄花》(1928-1929)、《桃花湖》(1930)、《自由之花》(1932)、《姊妹花》(1933)、《再生花》(1934)等。
教化电影观念与家庭伦理情节剧(上)
郑正秋:“我们以为照中国现在的时代,实在不宜太深,不宜太高,应当替大多数人打算,不能单为极少数的知识阶级打算的,艺术应当提高,这句话我们也以为不错,不过只可以一步一步慢慢的提高,否则离开现社会太远,非但大多数的普通看客莫名其妙,不能得到精神上的快感,而且于营业上也难得美满的结果。所以我们抱定一个分三步走的宗旨,第一步不妨迎合社会心理,第二步就是适应社会心理,第三步方才走到提高的路上去,也就是改良社会心理啊。”“总之,取材在营业主义上加一点良心的主张,这是我们向来的老例。像艺术幼稚的时代,实在不敢太新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里能够强同呢?!”(《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明星公司特刊第2期《小朋友》号,1925年,上海。)
教化电影观念与家庭伦理情节剧(下)
1,郑正秋的选择(文明戏的题材)。
2,明星影片公司的选择(《难夫难妻》与《孤儿救祖记》的成功)。
3,作为类型的家庭伦理情节剧(人物谱系:严父、慈母、歹夫、怨妇、孝子;叙事框架:歹夫的道德危机,严父与孝子联合克服)。
4,家庭伦理情节剧的文化含义:社会改良(歹夫一代的无力承担,通过道德教化,从过去和将来中找寻希望)的时代关切;穿透民族心理的历史叙事。
家庭伦理情节剧与民族电影类型
1,从郑正秋到蔡楚生到谢晋
2,从《姊妹花》(1933)到《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到《天云山传奇》(1980)
3,最成功的票房保证:最煽情的中国电影;最大量的本土观众;
4,最良好的意识形态环境:最多的政府奖励;最好的群众口碑。
5,最有前景的大陆电影类型:类型策略的历史选择。
《姊妹花》:1933明星影片公司出品
编剧:郑正秋;导演:郑正秋;摄影:董克毅;主演:胡蝶(兼饰大宝、二宝)、宣景琳(饰母亲)、郑小秋(饰桃哥)。
影片公映后,震撼中国影坛。在上海连映60多天,盛况空前。
讨论:《姊妹花》里的亲情与阶级对立处理,道德/政治如何置换?
第二章 第二代电影人:
东方美学与中国电影的经典创造·费穆
费穆(1906-1951)
原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10岁随家迁居北京。1918年入法文高等学堂,后自修英、德、意、俄。1924年起写影评,并与人合办《好莱坞》电影杂志。1932年到上海,入联华影业公司任导演。1933年至1949年共创作故事片、戏曲片12部。
作品:《城市之夜》(1933)、《人生》(1934)、《香雪海》(1934)、《天伦》(1935)、《狼山喋血记》(1936)、《斩经堂》(1937,京剧)、《孔夫子》(1940)、《洪宣娇》(1941)、《世界儿女》(1941 ,与J·弗兰克合作)、《古中国之歌》(1941,京剧)、《生死恨》(1947,京剧)、《小放牛》(1948,戏曲短片)、《小城之春》(1948)、《江湖儿女》(1949,剧作)
《小城之春》1948文华影业公司
编剧:李天济;导演:费穆;摄影:李生伟;主要演员:韦伟(饰周玉纹)、石羽(饰戴礼言)、李纬(饰章志忱)、张鸿眉(饰戴秀)
讨论:《小城之春》里的东方美学与民族情感
《小城之春》作者自述
费穆:“我为了传达古老中国的灰色情绪,用‘长镜头’和‘慢动作’构造我的戏(无技巧的),做了一个狂妄而大胆的尝试。结果片子是过分的沉闷了。有许多戏拍了,又不得不删掉。”(《导演、剧作者——写给杨纪》,《大公报》1948年10月9日。)
《小城之春》评价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