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玉米病害
第三章 玉米病害 * 我国玉米病害有数十种,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10%。危害较重的玉米病害主要有小斑病、大斑病、丝黑穗病、疣黑粉病、纹枯病、粗缩病及矮花叶病等,近几年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灰斑病危害严重。 一、玉米大斑病 Northern blight of corn 1.症状 * 大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自然条件下,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才发生严重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叶片病斑因品种抗性基因不同成两类: ① 在具有Ht抗性基因的品种上产生椭圆形小斑,病斑沿叶脉扩展后,形成褐色坏死纹,周围呈黄色或淡褐色的褪绿斑; ② 在不具有Ht基因品种上产生萎蔫型病斑,初为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沿叶脉扩大形成长梭形、大小不等的萎蔫斑,一般长5~10cm、宽1cm左右。有的长达15~20cm,宽2~3cm,后期变为青色或黄褐色。病斑常相互嘲合成不规则大斑,引起叶片早枯。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密生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叶鞘和苞叶上有时也产生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由下向上发展,干旱年份,有时先从中、上部叶片发病。 玉米大小斑病症状比较 项 目 玉米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 病斑形状 椭圆形 梭形 病斑大小 0.3-0.7 ╳ 0.2-0.5cm 5-10 ╳ 1cm 同心轮纹 2-3圈 无 霉层颜色 黑色 灰黑色 2.病原物 病原物有性态为大斑病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属子囊菌亚门毛球腔菌属。 无性态为大斑病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半知菌亚门突脐蠕孢属。 分生孢子梗多从气孔抽出,单生或2~6根束生,不分枝,橄榄色,圆筒形,直立或上部有膝状弯曲,顶端或弯曲处着生1个至数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灰橄榄色,梭形,多数正直,少数向一侧弯曲,中部最宽,向两端渐细,顶端细胞钝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细胞尖锥形,脐点明显凸出于基细胞外,一般有2~8个隔膜,以4~7个隔。膜较多。迄今为止,尚未在自然界发现病菌有性态。 玉米大斑病病原 生理 * 菌丝体发育温度范围为10~35℃,以28~30℃最适。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3~30℃,适温为20℃。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为23~25℃。致死温度为52℃(10min)。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侵入都需要高湿条件。光线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病菌在pH 2.6~10均可发育,以pH5.7最适。 寄主范围及生理分化 病菌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侵染高粱、苏丹草、约翰逊草和野生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根据病菌对不同植物的致病性分为两个专化型:高粱专化型能侵染玉米、高粱、苏丹草和约翰逊草,玉米专化型只侵染玉米。在玉米专化型中,还依其对单基因抗病玉米品种的毒力差异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迄今已发现5个生理小种。我国有1号小种、2号小种(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等地)和3号小种(云南省和台湾省),4号小种和5号小种尚未见报道。病菌可产生寄主专化性的HT毒素。 3.病害循环 *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散落于田间地表病叶上的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而病叶上经过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在初侵染中作用不大。 * 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适宜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从寄主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内扩展很慢,侵入木质部导管后则扩展较快。受侵维管束的导管被菌丝堵塞,水分输送受阻,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呈现典型的萎蔫斑。从侵入到显症一般需7~l0d。 * 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其他玉米植株上,进行再侵染。在玉米生长期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春玉米为夏玉米提供更多的菌源,通常在夏.玉米生长后期引起流行。 4.发病条件 *病害发生和流行程度受品种抗感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的综台影响。 品种抗病性 是决定大斑病发生和流行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玉米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3-2024年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录用67人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影视鉴赏》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877页PPT).ppt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含解析).docx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重点句子翻译导学案……详解(刘).docx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高效备考策略 .pdf
- 产品思维30讲的关键.pdf
- 五权宪法原理.ppt
- 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