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2013年高考会考复习提纲学一2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发展趋势 1937/7 1938/10 1945/8 1945/8/15 (七、七事变) (广州、武汉陷落) (日本宣布无条 件投降) ①华北事变-35,八一宣言-35 意义: 联合一切力量,保证抗战最后胜利。 特点: ①两个政权和两支军队的平等合作。 ②全民族广泛而长期合作但没形成固定的组织形式。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 是 (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1940年9月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通电嘉奖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全面内战 下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①凇沪会战(1937); ②太原会战(1937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 ③徐州会战(1938台儿庄大捷:最大胜利) ④武汉会战: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 和华南大片领士。 ⑤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失利 (2)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抗战 路线: 抗战史实: 五大战役 评价 片面抗战路线 A.积极:正面战场是主战场,军队是抗日主力, 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开辟; B.消极: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大片领土的丧失 C.从客观上讲:日本蓄谋已久使正面战场失利。 D.相持阶段消极抗日使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3)共产党的抗战——敌后战场 配合正面战场抗战: 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陕甘宁边区是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40年百团大战(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中流砥柱。 路线: 抗战史实: 评价 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 两大抗战路线最大区别:依靠力量不同。 ①敌后战场支持和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②中共及其军队逐渐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4) 国外战场: 1942-1945年初,中国远征击败侵缅日军 ( 确保了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 (三)抗战的胜利(1944----1945年) ①1944年敌后抗日军发动局部反攻; ②1945年中共“七大” 为胜利作准备; ③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配合; ④中国战场全面反攻:毛泽东发表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 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台湾光复。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 维护主权的斗争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 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捍卫 了民族尊严,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 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四)、意义: (五)抗战胜利的原因 1.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共为抗战制定的正确的政策和措施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4.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和爱国华侨的援助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华 民族危机 维护主权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