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学]商务英语翻译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商务英语翻译第一章

第一章 翻译概论 第一节 翻译的历史 第二节 翻译的界定 第三节 翻译的标准 第四节 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 第五节 翻译的过程 思考题 1、什么是翻译?就所述翻译的界定谈谈你 对翻译的看法。 2、翻译有没有标准?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 与其他类语篇的翻译标准有何不同? 3、试说明翻译的过程,并阐述理解与表达 之间的关系。 4、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哪几次翻译高潮? 一、翻译的历史 人类的翻译活动源远流长。可以说,在人类的语言产生的同时,就有了翻译活动。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特别是操着不同方言或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少不了翻译这个媒介。 1.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在我国,有文献可查的翻译史可追溯到近两千年的东汉时代。当时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于是便有了翻译佛经的需要。从东汉到唐宋,是佛经翻译的高潮时期,也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高潮时期。在这期间,涌现了大量的翻译家,其中最著名的有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经翻译三大家。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公元244—413年), 天竺(即印度)人,在东晋苻 秦时代应道安之邀来华,译经 300余卷,其中有《金刚经》、 《法华经》、《维摩诘经》等。 他的译作颇 “天然西施之趣”,为世人所称道。 现在人们公认,他的这些译作为我国的翻译文 学奠定了基础。 真谛 真谛(公元499—569年) 亦为印度学者,南北时期 来华,译经、论29部,其 中对我国佛教思想影响最 大的是〈摄大乘论〉。 玄奘 玄奘(公元600—664年) 曾赴天竺求经,历经17载, 回国后译经、论75部, 凡1335卷。其笔法谨严, 世称“新译”。 2.徐光启、严复和林纾 唐代以后,由于我国对外交流不甚频繁,翻译事业也日渐衰微。到了明朝万历年至清朝的“新学”时期,我国有出现了一股翻译介绍西方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学著作的热潮,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徐光启、严复和林纾(林琴南)等。 徐光启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 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 里德的《几何原本》和 《测量法义》等书。他是明末 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 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严复 严复则翻译了大量的西方 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著作。 其中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 和亚当.斯密的《原富》等。 严复还参照汉晋六朝佛经翻译的方法,并 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信、达、 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人影响极大,为我国 的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林纾 林纾本人不懂外语,他与别人 合作翻译了160多部西方文学作 品。虽然他的译作与原作相去 甚远,但他在介绍引进西方文 学方面仍功不可没。他不但是 我国著名古文家,也是以古文 翻译外国小说的第一人,其译作有184种之多,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40余种左右。 3.鲁迅 朱生豪 林语堂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列主义的传播,我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翻译高潮。陈望道、李达等人翻译的马克思著作,以及鲁迅、瞿秋白、郭沫若、朱生豪、林语堂等翻译的文学作品,给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不少翻译家也对翻译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鲁迅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 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青年时 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 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朱生豪 朱生豪沉默的程度让人吃惊。他自己说:“一年之中,整天不说一句话的日子有一百多天,说话不到十句的有二百多天,其余日子说得最多的也不到三十句。” 1933年大学毕业,朱生豪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部任编辑,在听说日本人因中国没有莎士比亚的译本而讥笑中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后,更加坚定了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决心。去世时年仅32岁。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 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 名毛驴。早年留学美国、德国。 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 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支持爱国学 生运动。1936年旅居美国。1947 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年任 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北。《生活的 艺术》、《吾国与吾民》。 4.傅雷 草婴 杨宪益 1949年以后,尤其是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的翻译事业出现了一段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