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专项初步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灭火专项初步设计

灭 火 专 项 初 步 设 计 说 明 书 第六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治理区的环境条件现状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交接处,地表大部被风积砂覆盖,由于受水流风蚀等影响,区内沟谷纵横交错,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极不发育,具半沙漠地貌特征。区内地形基本呈东南高西北低形态,海拔标高为1225m~1300m之间,为丘陵中低山区。地形最高位置在矿区中东部位置,海拔标高为1346.1m,地形最低位置在矿区西北部位置,海拔标高为1195.0m,相对高差为151.1m。 2、水 系 本区域属黄河水系,勃牛川从矿田西界通过,是本区的主要沟川,其支沟布尔洞沟为季节性沟谷,旱季多为干沟,雨季可形成地表溪流和洪流,水流汇入勃牛川,注入黄河。 3、气 象 本区属干旱、半沙漠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且时间长,夏季炎热且时间短,温差变化大,据鄂尔多斯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准格尔旗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30.9℃,年平均气温6.1℃~8.8℃。全年降水量小且多集中在7~9月份。降雨次数少,多为大雨或暴雨,年降水量277.7mm~544.1mm,平均401.6mm。蒸发量大,年蒸发量1749.7mm~2436.2mm,平均2108.2mm,一般是降水量的3~7倍。冬、春季多风,最大风速20m/s,平均风速2.3米/秒,主要集中在4~5月和10~11月。无霜期短,一般165天。霜冻、冰冻期长,有195天,结冰期一般从11月开始,次年3月份开始解冻,最大冻土深度1.50m。 二、水文地质 (一)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地形切割比较严重,沟谷十分发育,地表水体较为集中,地下水体较为分散,属地表迳流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一类二型。 二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及排泄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条件: 1潜水的补给条件:潜水分两种形式补给,一是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二是大气降水的间接补给。基岩潜水的补给一般是以间接补给为主,但在基岩裸露区为直接补给。因而,潜水的补给方式是以垂向补给为主,在基岩覆盖区,局部为侧向补给。 2承压水的补给条件:区内承压水的补给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以侧向补给为主。承压水的补给区远,同区域补给构造相一致,由于区内水源补给不充沛,补给量小,相应的地下水补给量也小。 、地下水的迳流条件 1潜水的迳流条件:第四系松散层潜水迳流,决定于地貌形态及地表的植被多少,而基岩潜水的迳流,决定于裂隙的发育程度,分布于裂隙发育密集处,上覆岩层透水性好的部位,基岩潜水流经路径长,不完全按照地表形态流动,地下水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承压水的迳流条件:承压含水层的迳流,决定于地质构造、含水层的岩性及地下水动力条件。含水层分布较为分散,迳流条件差,地下水的运移速度慢,迳流好、地下水流集中的部位,往往在含水岩性突变处,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运移的方向受井田构造控制,大体为东偏北向西偏南方向运移,但迳流速度小,水力联系差,形成一个层状分布的迳流体系。 、地下水的排泄条件: 1潜水的排泄条件:区内各大沟谷均为潜水的排泄点,既为区内的排泄点又为迳流分布带,地表排泄区域明显。 2承压水的排泄条件:承压水的运移,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本区为一单斜构造,岩层平缓,迳流条件差。因而在区内的西北部,岩性变化急剧处及一些岩层转折的凹地,为本区的承压水排泄点。 综上所述:该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三者相互依存,条件简单。主要充水以第四系松散层补给-2煤顶部潜水。其次是以裂隙为主的承压水。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可划为一类一型,但沟谷地段为一类二型。 三充水因素分析 本区的充水因素,潜水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承压水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其次受地形及降雨量等因素的控制。矿区主要充水分为二大段,其一是潜水的充水因素,其二是承压水的充水因素。 煤矿开采中须注意的水文地质问题 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播种 第七章 水土保持 第一节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29日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第120号令)。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力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年513号文)。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6-1996)。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 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第二节 矿区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一、水土流失预测 项目主要由采掘场、排土场、工业场地、生产系统等组成,开发建设不可避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