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拟建浙江省温岭市长屿硐天国家矿山公园申报书(终稿)
拟建浙江省温岭市
长屿硐天国家矿山公园申报书
温岭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三月
矿山公园名称 浙江省温岭市长屿硐天矿山公园 位 置 浙江省台州地市温岭市新河镇 地 理 坐 标 N 28°25′10″-27′05″
E121°24′35″-27′40″ 矿山公园总面积
(平方公里) 10.09 km2。 主要矿业遗迹名称、面积(平方公里) 采石矿坑与矿硐遗址景观、古代采石工艺。
面积2.0 km2。 矿山公园建立情况 2005年主要以展示矿业遗迹的景区被批准成为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一部分 其它属性的管理区域名称及批准建立情况 省级风景名胜区,1993批准建立,面积15.5km2
省级地质公园,2004批准建立,面积15.5km2
世界地质公园,2005批准建立,面积15.5km2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批准建立,面积16.18km2
矿山公园范围包含在上述范围之内。公园范围内还有3处县级文保点。 管理机构 长屿硐天管理委员会 人员编制 26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9人,专业技术人员14人) 矿山公园主管机关 温岭市国土资源局 自力能力情况
自力经营能力良好。2009年门票收入1100万元,工资、保护建设维护、宣传推广等支出550万元,纯收入550万元。公园的发展比较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矿山公园的主要矿业遗迹及其价值和意义
一、主要矿业遗迹特征与意义
拟建矿山公园包含了矿业生产遗址、矿业活动遗迹、矿业制品、非物质矿业活动遗产等4个类别的矿业遗迹,主要包含有1处宏大的采石遗址、3项非物质采石活动遗产、161栋历代石板民居、数百件石质生活器物、3处石板运输设施、数百件采石工具。其中采石遗址由1300多个历代采坑采硐构成28个群体,在遗址上保存了数千处历代刻凿痕迹。主要遗迹的特征与意义是:
1、长屿硐天保存了自一千多年前以来的历代采石遗址景观,由300多个隋唐、宋、明及清代至民国的露天采坑与1000多个现代井下采硐组成,密集分布在面积2.0km2的低丘山地上。宋代及之前所采石材以条石为主,遗留采坑形态主要为阶坎式,之后逐渐转变为以采石板为主,遗留采坑及采硐形态主要为覆钟式与直穴式。采坑与采硐的大小从古代的直径数米逐渐增大到数十米,采空硐体最高达177m,采空体积累计达600多万立方米。矿山内所有硐群均有平硐或采坑于不同高程层叠穿连,高低变化无常,采坑形态各异。多台阶大规模立体开采,形成众多的悬梁、垂拱、天桥、巨柱以及硐天、石窟长廊等景观,组成了曲折回环、上下错落有致、结构复杂、规模宏大、景观奇特的采石矿山遗址。
2、长屿硐天采石遗址大约延续了近1500年的采石历史,是一个复合了隋唐、宋、明、清、民国及现代采石遗迹的独特矿山遗址,不同时代的采石遗迹保存完整,是考证中国东南地区采石历史演变的最重要地点。长屿硐天因采坑采硐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于1998年被基尼斯记录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开采硐穴。长屿硐天的壮观遗址给每一位游览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过程中,长屿硐天以其独特景观打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2007年,它被评为最有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而言,长屿硐天采石遗址当属珍稀级矿业遗迹。
3、长屿硐天保存了自古代传承至今的手工凿采石板的工艺,并令人惊叹地发展到能采起面积达数百平方米的巨大石板。这套采石工艺分成开面、打岩头、打销、打断、拄岩、凿铮、出板等工序,步骤复杂而合乎固体材料力学原理,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朴素智慧与技术。掌握这套采石工艺的约500名能工巧匠们仍然生活在遗址周边的社区村落中,他们对遗址上的每一道刻痕凿孔,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知晓其刻凿方式及功用,并能够进行演示。丰富的采石痕迹,清楚地证明了古代采石工艺传承至今的脉络。这套相当复杂的传承自古代的非物质矿业活动遗产对展示我国农耕时代对石材开采与加工的高超技艺具有重要意义,从稀有性角度看属于珍稀级矿业遗迹。
4、长屿硐天的石材在古代被大量地用于民居、道路、桥梁、水利、城镇、军事防御设施等建筑工程以及制作生产生活器物,在公园内保存了161栋历代石板民居及数百件生产生活器物。在公园北侧的新河古镇周边约300 km2范围内,除了大量民居与生产生活器物外,更有59座明、清两代古桥与4座宋代闸桥,以及古街、河埠等,形成了丰富多彩、高度集中的石文化景观,其中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新河水利闸桥群、省级文保单位寺前桥和大量县级文保单位。它们全部由长屿石材建造,长屿硐天的采石遗址与采石工艺成为研究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材料源头,能够与它们相互印证,成为中国古代石材建筑技术、特别是石质水利工程与桥梁工程建筑技术的见证。从这一角度,长屿硐天的保存与展示对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