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关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问题

有关历史层次分析法的几个问题 陈忠敏 1,历史层次分析法提出的背景和层次的定义 历史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是建筑在十九世纪对印欧语言的历史研究基础上的。在方法论上,历时比较法(Comparative Method)和内部拟测法 Internal Reconstruction)可以说是整个历史语言学的两大精髓。历时比较法是比较亲属语言的同源词 (cognate) 或同源形式来构拟它们的一套共同原始形式(proto-form)。内部拟测法所处理的对象是一个语言系统里的结构变异 (structural variation),通过内部拟测处理可以使这些结构变异回归到整齐和一致(invariance)(Hock 1991)。内部拟测法适用的范围是一个语言系统里的结构变异。严格来说,这两种方法运用起来是相互连贯的,首先必须用内部拟测法来取得一个语言系统各形式的内部划一和一致,然后才能进行各亲属语言间的历时比较,从而来构拟一套共同的原始形式。可见,通过这两种方法所要达到的终结目标都是一个单一的系统,所处理的对象也是单个语言层面(层次)上的东西。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完全照搬历时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来研究我们的汉语历史是不是行得通?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一下汉语,汉语方言的历史人文背景。 汉语的形成有它的特殊性。在汉代以前,长江以南今吴、闽、粤、赣、客一带还居住着许多非汉族人,他们操自己的土族话。以後北方汉人一次次移民南下,带来了各个时代层次的汉语;中古以後大兴文教科举,又把各时期的标准中原官话通过文教习传向全国推广开去。这些汉语跟当地的土族语言(方言)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汉语南方方言。所以在今天的南方方言的共时平面里杂糅着多层的历史层次,各个层次的成分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使得今天汉语南方方言,特别是东南沿海方言纷繁复杂。当然印欧语言里也有层次现象。如英语中有北欧层(Scandinavian or Norse stratum);法语里有所谓的凯尔特语的底层(Celtic substratum)等,但是印欧语里的层次现象远没有汉语明显和重要。印欧语虽然是一个具有众多语言的语系,但是无论是内部语言(方言)的复杂程度、使用的人口数、还是语言使用的地域跨度,汉语是可以与之类比的。也只有跟印欧语比较,我们才能知道在汉语研究中应该要强调什么。跟印欧语比较,我们觉得汉语方言的层次性特征是相当突出的。汉语方言的层次有如下一些特点,是印欧语没有的或不明显的。 1.1,层次的源头比较单一,方向性强。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都是从北往南,再加上中原文化历来高於周边文化,文化通过语言向外传播开去。所以今南方方言的几个大的层次都可以溯源到历代的中原官话。由于层次源头单一,不同层次的面貌就会似曾相识,所以界定层次关系还是音变关系就会相对困难;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界线也比较难以划分。印欧语的某些语言也有多重层次现象,如英语里主要有五大渗透层:凯尔特语底层,拉丁语渗透层、北欧语(Scandinavian)渗透层、法语渗透层、希腊语渗透层。不过由于这些层次的源头不是单一的,它们之间的形式差异就比较大,所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并不是十分困难。 1.2,历代的中原官话对周边语言(方言)渗透时间长、程度深。移民从北向南以及中原文化通过语言向周边传播的历史两三千年来一直延绵不断,直到今天仍然发生作用。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得周边的非汉语汉语化,汉语方言官话化。汉语方言的差异程度甚至比某些印欧语语言之间的差异程度还要大。但是不管它们的差异多么大,汉语的主体历来是在一个国度里使用。说汉语的人使用同一种文字体系,这样也使得汉语方言间的接触和融合远大於印欧语间的类似行为。由于几次大的移民潮都发生在中古和中古以後,所以在今天的汉语各方言里,方言的主体层大都来自中古或中古以後的中原官话,自身的土语层反而作为残存形式保留在一些口语里。 1,3,在欧洲的历史上,拉丁语有点象汉语的中原官话。公元383年开始出现拉丁文《圣经》,以後的一千年里,随着基督教在欧洲各国的传播,拉丁文《圣经》是当时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主要读物,甚至是唯一的读物,也是各种学校最重要的教科书。所以拉丁文对印欧各语言的渗透影响也是巨大的。不过,这种渗透和影响主要是在宗教、文化层面上的。汉语的中原官话是通过两方面的途径向周围扩散和传播,一方面是文教习传,这也是今各方言文读系统的来源;另一方面是历代一层一层的移民潮,而移民带来的是口语。所以中原官话的渗透和影响不仅有文化、宗教层面上的,更有日常口语层面上的。 1.4,汉字属于表意的语素文字,不直接表音。同样的一个字形(汉字)各地方言的读音会千差万别,即使在同一个方言里同样的汉字也会有各种不同的读音,所以读音层次的区别不直接反映在字形里。字形和读音的这种关系也使得层次研究更加困难。在表音的拼音文字里,由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