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导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
(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2)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
(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7、文学研究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1)时间地点: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
(2)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3)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4)创作方法:强调写实主义,以“为人生”为宗旨。
(5)代表刊物:沈雁冰《小说月报》(会刊)
受其影响,整个现代文学都着眼于批判社会现实而相当程度的忽略文学的娱乐作用。这种态度不仅一直贯穿于新文化作家的创作中,也限制了现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领域,通俗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被轻忽了。
8、创造社:(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1)时间地点: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前后两期。
(2)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后期增加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
(3)代表刊物:前期《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
后期《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
作家代表作品:张资平《冲击期化石》(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冯沅君《菤葹》《春痕》《劫灰》三个短篇集
郁达夫《沉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4)主张: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究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5)作品风格: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对病态心理的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9、《语丝》派:
(1)时间:1924年11月
(2)主要成员:鲁迅(“语丝派主将”)、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
(3)代表刊物:《语丝周刊》
(4)风格: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
10、湖畔诗社:
(1)时间地点: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
(2)成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课件.ppt
- 中国农业大学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大学物理C下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中国农业大学热工基础习题集传热学部分.doc
-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完整版处理办法学习心得.doc
- 中国农业银行网点6S管理资料.ppt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资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doc
- 中国化妆品行业PEST分析.doc
- 中国发展建设新城模式探讨.doc
-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库全集.doc
- 中国哲学史重点笔记.doc
- Shadow of Love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 Shallow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 See The Way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 Shadow of the Day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 SAVIOR OF SONG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 Running Up That Hill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 SAKURA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 2024-2030年中国化妆棉行业消费趋势与营销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化学灭鼠剂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包装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