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案
课程名称: 城镇自然环境基础
院 (部):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授课年级: 2012级
授课教师: 张 妍
教材名称: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章节题目 第1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了解城市规划相关理念,理解三位大师提出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以及道氏学说 重点难点 道氏学说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是现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科学对实践中的许多问题缺乏确切、完整的对策。为此,吴良镛先生,写成“广义建筑学”,此后仍在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人居环境科学”。针对城乡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第1章 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过程
1.1城市理论探索→1.2代表人物→1.3“人类聚居学”→1.4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1.1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简要过程
从霍华德、盖迪思到芒福德——近代城市史理论的丰富遗产
霍华德 盖迪思 芒福德
道萨蒂亚斯的“人类聚居学”
道氏学说简介 对道氏学说的评价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
当今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构想
教学目的
和 要 求
理解人居环境及人居环境科学,理解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和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掌握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和五大层次,熟练掌握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
教学设计
(含主要教学环节、讲授内容、授课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辅助教学及板书设计、作业与思考题、教学反思与小结等)
导入新课
既然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的学术思想,吸取道氏学术精华,构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那么,到底人居环境科学的内容包括什么?它的基本框架又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授课方法——讲授
讲授内容:
1、人居环境释义
人居环境概念的理解
人居环境的构成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五大层次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 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
人居环境(人)
小结: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人出发,在坚持五大原则(生态、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从五大系统(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层次(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可能的目标,经过分析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作业:
阅读理解附录部分——人居环境科学群举例。
2.1人居环境释义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核心是人;大自然是基础;中介;内容复杂;相互作用。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五大系统(如图2-2)
1、自然系统
——侧重于与人居环境有关的自然系统的相关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霾
2、人类系统
——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的分析,“人口增长”……
社会系统
——关心人及其活动,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
4、居住系统
5、支撑系统
五大系统相互联系。
2.2.2 五大层次
道氏-划分成15个单元
借鉴道氏理论,根据中国实际,分为:
1、全球(着眼于全球)
2、区域(综合研究区域问题,找到总体解决方案)
3、城市(抓住具体性)
4、社区
5、建筑
以上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2.3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2.3.1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生态观
做到五方面
2.3.2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经济观
做到三方面
2.3.3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与发展和社会繁荣——科学观
2.3.4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社会观
2.3.5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文化观
2.4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2.4.1释义
在认识上的发展过程
2.4.2基本研究框架
如图2-14
2.4.3学科体系的构成
1、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主导专业”
三者有共同的背景,共同的研究对象
不同:尺度、方法、专业内容、技术
地景学——(地、景)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作为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VIP
- T∕CECS 10028-2019 绿色建材评价 钢结构房屋用钢构件(可复制版).pdf
- 毕业典礼的活动策划方案.pptx VIP
- A4线缆标签打印模板.xls VIP
- 202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9科.docx VIP
- 临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pdf VIP
- 新北区苏科版二年级上册劳动《6、树叶书签》教案.docx VIP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三版)李云雁-第4章-回归分析.pptx VIP
- 西子奥的斯OH-CON电气原理图纸XAA21310S 一体化LMCB图纸.pdf
- A4标签打印模板.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