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险社会中结构与行动的转辙
「風險社會」中結構與行動的轉轍
周桂田
慕尼黑大學社會系博士班
摘 要
本文以典型之結構與行動命題,系統性的討論當代德國社會學者Ulrich Beck所提出之風險社會理論,特別是其結構面向之危機和行動面向下人類自由開展的可能。
當代社會在「現代化」發展的旗幟下,一昧的推崇工業科技主義之「進步」意識形態與其民主、經濟和社會體制之建制,導致人類陷入自作自受、集體不安全性的風險社會情境。在巨觀面上,它造成環境生態破壞危機及個人主義化危機的社會條件;在微觀面上,它因而形成「風險個人化」,即上述社會條件所肇致之風險直接威脅全球每個個體生存與認同的處境。
針對這二個層次之結構面向,筆者從結構與行動互為辯證之結構化歷程觀點,闡析Beck在此所提出之「反身性現代化」意義。亦即,當代風險社會的解決出路,在於其危機逼迫社會的自我改造和革命。不同於Marx之階級革命觀點,其行動面向下的能動主體純然便是當代人類自我個體。換句話說,風險個人化勢必因造成行動者自我生存、意義與認同的困境,而觸發新的、挑戰風險社會結構的行動力,形成轉轍的可能。這個核心,便是當代人類以積極的(風險)自由觀點–由下往上的政治,來面對與挑動結構的變化。
風險社會中結構與行動的轉轍,因而不但是現代性的問題,也是當代自由之根本實踐問題。
關鍵詞:風險社會、個人主義化、風險生平、風險自由、自我模塑的生平、由下往上的政治、反身性現代化、結構歷程化。
「風險社會」中結構與行動的轉轍
周桂田
大 綱
前言:結構與行動的正當性
鉅觀:風險社會與環境生態危機
鉅觀:風險社會與個人主義化 (Individualisierung)
微觀:風險生平 (Risikobiographie)與風險自由 (Riskante Freiheit)
生活形式的個人主義化
風險生平–自我模塑的生平
自由的弔詭–風險自由
行動的轉轍
存在之計畫
自我文化、自我政治與自我組織–由下往上的政治 (Subpolitik)
結論
前言:結構與行動的正當性
自七○年代末,鑑於工業主義發展對環境生態的破壞威脅,全球各地興起了廣泛的環境生態保護運動。在這環境主義論述的推波助瀾下,社會科學界也展開對以帕深思為主的「現代化理論」之批判;有關環境與科技風險的討論與研究逐漸成為環境及文化社會學領域的重頭戲之一。尤其在德國社會學界,以貝克(Ulrich Beck)所創制的「風險社會」(Risikogesellschaft)觀點,直接繼承與批判了傳統的現代化主義,並在九○年代初發展為一新興的獨立研究領域,目前並為德國社會學界研究的顯學。鑑於此,本文的主旨在於系統性的討論貝克理論之整體架構與必威体育精装版發展,特別是以典型的「結構與行動」命題,來闡析當代社會行動者在風險社會中的理論意涵。
「風險社會」議題基本上是扣緊在對「現代」 (Moderne)的反省與改造可能。它的切入點迴然不同於傳統工業社會階段所強調的功能、分化或發展的現代化理論,而是直逼現代社會危機的核心 –一個統一的「後設社會秩序」 (Metasoziale Ordnung) 或說「後設形構」 (metaframe)的逐漸崩解 (Bechmann 1996: 258; Rein 1991: 284),也就是現代社會在其自我演化的機制和過程中,逐漸侵蝕它自身建構的基礎。人類自啟蒙運動以來所崇尚的目的理性、進步發展與美好未來的信仰意識形態,在文明化的進程中被自身顛覆、危及,現代所進行的正是一個赤裸裸的風險文明化 (Risikozivilisation),甚至是文明化危機的全球化過程。
西方工業革命造致了古典社會學的發展–或是讚揚工業社會的演化(孔德)、理性化的除咒(韋伯)、系統與功能的分化(派深思),或是持批判質疑的態度指出社會連帶的失範(涂爾幹)、勞動異化(馬克思)或社會客體的異化(齊美爾)。他們共同精微的眼光就落在由科技進步所造成勞動分工對社會發展的衝擊,同時促成人類生活和制度面進入了現代的階段。現代化在此意謂著不只是科技的理性化、勞動與組織的理性化,而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