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招投标遭遇六年之痒
药品招投标遭遇六年之痒
2006年07月20日19:37 南方周末
旨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药价的药品招投标制度全面推广已接近6年,药价却不降反升,越来越高,导致百姓不满意,药企不满意,医疗机构不满意,政府也不满意。
药品招投标制度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谁是现行制度的受益者?这一制度是否应该彻底改革,或者干脆废止?
实施接近6年的药品招投标制度现在到了存废的关节点。
5月发生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事件虽然已经暂告段落,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但是对药品招投标制度的反思却反而因之高涨。因为该厂生产的假药是通过招投标程序进入医院,并最终导致数名患者的死亡,人们开始更多质疑这一流通制度。
实际上,在5月的齐齐哈尔假药事件发生之前,今年3月已经有过一波的激烈争论。先是在3月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求国家取消现行的的药品招投标制度,接着是一批医药生产企业会聚北京,它们联合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上书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有关部门要求废止医药招投标制度。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说,“实行招投标来,药价不降反升,药品中标即死”,药品招投标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
另一方面,包括海虹在内的一批药品招投标中介机构也上书卫生部,力陈药品招投标之优。海虹,全称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其旗下的医药电子商务公司控制着全国70%以上的药品集中采购市场和90%以上的网上采购。
药品招投标究竟该存该废?未有定论。
6月,杭州市民王女士意外发现丈夫长期服用的一种绞股蓝总甙片医院售价40.8元,而药店仅售7.8元,价格高出近5倍,王女士愤而投诉市长热线。
无独有偶,福建寿宁的龚先生去年也遭遇了同样的窝心事:一支市场仅卖0.45元的“硫酸软骨素注射液”,在医院卖到了28.92元,差价高达64倍,而该药是福建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第四批药品招标采购药,药价已经过物价部门核准。
药品招标何以越招药价越高?甚至出现齐齐哈尔这样的中标药害死人命事件?
药品招投标的秘密
在2000年7月,五部委下发《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投标采购试点工作若干规定》的同时,也出台了《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及监督管理办法》,2001年7月,国务院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通知》,这三个文件确立了药品招投标的基本程序。
文件规定,“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考虑到采购规模、企业负担和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尚不具备独立编制招标文件和评标能力等因素,原则上要求医疗机构联合或委托中介机构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举例来说,2005年浙江省市药品联合招标的代理机构是浙江海虹药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药品招标的信息发布、投标资格审查等行为,均由海虹药通代为行使。
“对企业来说,实行药品招投标制度,等于在药品原有的流通环节中增加了一个环节,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海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药企总裁对记者说,“打点中介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
据了解,目前药品招投标收费项目繁多,有评审费、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进门费、管理费、入围费、专家评审费、中标服务费、药品质量检验费、会务费、场租费、磁盘费、网上招标培训费等合计多达十数项。在北京,中介机构要求投标企业必须入网,中小企业需交3万元入网费,大企业入网费则高达12万元。按北京800家药品生产企业计算,若全部投标,仅入网费一项中介机构最低即可进账2400万元。
其他地方,如甘肃药企每投标1个品种大约须向中介机构交200元费用,5000个品种费用就达100万元。据了解,杭州民生药业公司2004年-2005年在全国各地招投标费用已超过1亿元,华北制药公司平均每年花在招投标上的费用约为2000万元,东盛集团每年用于招投标费用也有几千万元。
卫生部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孙东东称,由于不堪重负,华北制药现在开始由生产改为大量出口青霉素原料。
而与此同时,招标中介却获得了巨大利益。
海虹2004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该季度内海虹的医药电子商务收入为1.04亿元,成本为0.26亿元;2005年三季度季报则显示1-9月海虹医药电子商务收入为1.2亿元,成本为0.34亿元。2006年3月30日,海虹在北京举行全国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会,采购交易金额超过500亿元,即便按照5‰收取交易佣金,海虹获得的收益将达到2.5亿元,除去大约26%的成本(参照海虹公司医药电子商务收入与成本的比计算的成本比例),海虹获得的利润将接近2亿元。
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药企、中介机构以及医院达成了某种共谋,他们倾向于推高药品的价格,这最终使得必须通过药品采购网采购药品的医院进了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药品。
药品采购为什么要招投标
文档评论(0)